第4节(4 / 6)

学位给他。要不,陈猛就得去那间“农林中学”读初中了。

农林中学离街镇远,是青山镇的二类学校,成绩好的学生被青山中学录取了,剩下还想读书的,才去那里读。不过,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每年农林中学初一也能招两个班。

只是,农林中学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力量,都要比青山中学差了一个层次。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大多成绩差,很多读不完初三,就弃学了。所以,农林中学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初一初二都两个班,一到初三,就剩下一个班了。

而青山中学正好与之相反,初一初二各两个班,到了初三,就有三个班了。

这种情况已经延续了好几年。除了有农林中学的学生插班进来,学校还有留级的学生。那个时代,初三的留级生是不能考中师中专的,可是,这些人换了个名字,重新做一份学籍档案,就又可以考了。

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好,第一年不考,在档案里,是初二留级,可是事实上,是重读初三。第二年的时候,再参加中招考,就有把握考上好的学校了。人们把这些学生称为“回读生”,学校为了名声,也会劝一些成绩中上的学生推迟一年参加中招考。

陈猛每到暑假,就玩得特别疯狂了,晒得黑不溜秋。这时,他手里拿着一个绑着一根棍子的铁环,正在街上疯玩。听到陈文干喊,才停下。

“文干,你真要在青山中学上学?”陈猛一脸不可置信。

“当然是真的。要不,我怎么会这个时候还在这里?过两天都要上课了。”

陈猛摇着手里的铁环,开心地道:“真的呀?那我们以后上学就有伴了。”

陈文干笑了,这街镇同龄的孩子多了去了,多他一个少他一个,其实并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两家离得近,又是好伙伴,能一起上学肯定更好了。

陈文干道:“对了,你不要去文具店买了,明天我带你去学校门口买。”

“啊?学校门口有文具卖吗?”陈猛惊讶地问,“还有,文具店可是我堂姑开的,我去那里买要便宜一些呢。”

“学校门口的文具也便宜,不信,你来我家看看,我跟阿坚表哥都买了,那个文具盒可漂亮了。”

“真的?”陈猛将信将疑。

“来,别玩这个了,我们上楼看看。”

汪志坚刚把文具放好,陈文干就带着陈猛上楼了。

“表哥,把那些文具拿出给陈猛看看,陈猛说如果好,他也去学校门口买。”陈文干对汪志坚道。

汪志坚不禁有些发怔:表弟就为了这事去找陈猛?这……

“那,你的在桌子上。”汪志坚指了指桌子道。

“我那里没有文具盒,你的文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