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和平常并无二致。
梁萦在袁大家见到了也没有那种寒毛直竖的感觉了。
果然是她想多了?
袁大家的学生中没有多少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已经将近成年,哪怕还没有行冠礼,但也能够在父兄的安排下担任一些职务。
男子说是二十冠礼,可是宫中的郎中还有十三四岁的少年郎,郎官里头少年人也不少见。女子十五及笄出嫁,但是这会的女子幼龄出嫁的大把。梁萦还真的庆幸昌阳长公主暂时还没想着拿自己去和哪个宗室或者是列侯联姻。
今日袁大家讲的是秦晋之好,秦国和晋国不断的结为姻亲,但也互相攻打。但是后世将他们这种不断联姻的关系称呼为秦晋之好。
听起来梁萦总觉得好笑。
其实长安里头的贵族也和这两个差不多,联姻之事锦上添花,但若真的想要通过联姻两家亲密如一家的话,莫说贵族之家就是现代也做不到。
她看着面前的竹简,听着那边袁大家的授课之声。
“侯女,你对秦晋怎么看?”袁大家问道。
“大家,秦晋同为诸侯,一同侍奉周天子。”梁萦知晓这会说话都是从最开始的源头说起,“但周天子式微,诸侯争霸,秦晋两国也不例外,晋国为中原几代霸主,而秦小霸于戎狄,不敢蜷缩于西地,力求东进中原,而晋国就成为秦东进的第一道屏障。”
“此时诸侯联姻乃是常态,中原大国为晋国和齐国,南方为楚国,齐国和晋国相去甚远,而楚国被视为蛮夷,和晋国相隔王畿郑国宋国等诸侯,秦国半夷半夏,和晋国一道有戎狄之患,又相邻。不管对秦国来言还是晋国,相互联姻都是最好的。若是晋侯或是太子有难,秦伯处于亲戚之邦,也会出手相助。但两国相邻,晋国必定是秦东进的阻碍,相互攻讦,也是意料之中了。”
“……”袁大家听后点点头,“善。秦晋之好,看似圆满,实则各取所求。这个侯女倒也是说到了。”
邓不疑看着面前摊开的竹简看向梁萦的眼神有点奇怪,他对那些秦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不过是知道一点,日后别人提起这事,知道有这么一个典故罢了。
“前人之事后事之师。”梁萦双手拢在袖中正坐在席上答道。
“于你这年纪,能说到此种地步已经不错了。”袁大家眼里似有笑意,不知她想到甚么。
邓蝉在一旁看着,估摸着袁大家可能是想到了匈奴了,其实朝廷对匈奴如何,除非是朝堂上的臣子,不然都不好说。
邓不疑的席位就在她们的不远处,邓不疑看着面前的竹简顿时觉得有些无聊起来。说是前人之事后事之师,但他觉得照着古人的那些经验其实也听没意思的。他在家中说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