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在祖母心中,姑母的生死并不重要,要紧的是慕家有个做皇上的外孙?慕瑛有些难过,咬着嘴唇轻声道:“谨遵祖母安排。”
汝南王妃是在腊月二十八进的京城,自有宗人府的安排了她与汝南王去国宾馆,亲手替汝南王打点了下住的地方,汝南王妃仔细叮嘱几个随从:“务必照顾好王爷,千万细心,别出什么事情。”
皇上忽然招了各方宗亲进京,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汝南王妃一想到这事,心里头就有些发慌。早就听说过皇上年纪虽小,可性子却是倔强,而且还有些暴戾,民间传闻,他的执政,可不像是个明君所为。
“王妃,你放心回娘家去罢。”汝南王一把握住了她的手,细细叮嘱:“既然都已经进京了,还想这么多作甚。古语有云,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冥冥之中上头自有安排,咱们再担心也没有用,不如洒脱些,听凭事情发展。”
汝南王妃含泪点头:“王爷,万事当心好。”
汝南王叹息一声:“我自然会当心,王妃你也别太惦记,明晚咱们一道进宫参加夜宴,我在这里等你。”
两人依依不舍相互作别,汝南王妃一步三回头,见着夫君站在国宾馆门口,扶着门怅惘相望,眼泪几乎都要掉了下来。
她嫁给汝南王已经有二十年,两人感情很好,自大婚后还从未有过分别之日,今日忽然的没有在一起,心中自然惆怅。而且,最最要紧的是被皇上的圣旨征召回京,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谁都不知道。两人进京途中,想到历史上那些皇室手足相残之事,便有些不寒而栗,晚上睡觉时眼睛都合不上。
“皇上应该不会这样的,毕竟我是他的叔父,对他的皇位也没有太大影响,他要对付的,该是他的亲兄弟。”汝南王尽量安慰她:“你别想太多,或许真是宗亲团聚而已。”
若是能抗旨不来,汝南王肯定会抗旨,可传旨使带着一队羽林子,约莫有三千人,自己若是说个“不”字,只怕会当场就被砍了脑袋。汝南王无奈,只能遵旨前行,幸好传旨使并未强求他将自己的三个儿子给带着一道回京,这让他与汝南王妃都松了一口气。
自己死了也就死了,但求孩子们还能长命百岁。都说覆巢之下无完卵,皇上并未将他几个儿子一并抓着进京,汝南王觉得这事情或许并没那么糟糕。
抱着这个希望,两人总算是勉勉强强安了心,汝南王妃坐着马车穿过京城繁华的街道,来到了大司马府,门房赶紧进去通传,一时间慕府便热闹了起来。
一群婆子丫鬟从里边涌了出来,在门口铺上红色毡毯,慕老夫人身边得力的袁妈妈走到马车边上行了一礼:“老夫人闻得王妃回府归宁,甚是高兴,还请王妃快去松柏园一见。”
马车里跳下两个大丫鬟,紧接着一只纤纤素手掀开帘幕,珠翠满头,环佩叮当,一袭衣角已经从马车里飘出,杏黄的一抹,点缀着拇指大的东珠,看着格外华贵。
“王妃风采依旧。”袁妈妈笑着行礼:“二十年过去,可王妃好像还是昔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