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示意田中可以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自己则重新坐回了办公桌的后面。
田中大吾也没有再客气,道了声谢坐在沙发上之后便将自己的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就在高木拓几乎倾尽所有流动资金从长户大幸手里将B-GRAM买下来之后,being便进入了一蹶不振的状态。
当红的头部歌手走了两个,WANDS又被转手给了SONY,再加上本应该大红大紫的DEEN和T-BOLAN均未能重现原本世界的荣光,being的中坚力量一下子便陷入了空虚的境地。
虽说B'Z的二位大佬依旧保持着十分稳定的状态和销量,但作为一家拥有多个厂牌的唱片公司,单靠B'Z的表现实在是无法支撑起公司本身。
而更糟糕的是,即便being和长户大幸已经被逼到了如此田地,那些娱乐圈中的大佬们却依然没有想着放过这家前一年还创造着beingboom神话的传奇唱片公司。
于是,长户大幸被高利贷催债的报道依旧在各大杂志和媒体中甚嚣尘上,being的债务问题更是在不少无良记者的笔下被夸大了无数倍,以至于原本跟being交情甚密的几家银行也不得不出于审慎考虑要求提前收回放给being的各类贷款。
这情况无异于是给了财务本就吃紧的being当头一棒,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不仅员工们的薪水得不到保障就连已经制作到一半的B'Z的新单曲《MOTEL》也被迫陷入了停滞。
不过,长户大幸毕竟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being已经陷入如此危机的时刻他还是没有放弃。
他先是壮士断腕出售了已经没有办法再制作唱片的几个厂牌,只留下B'Z、MANISH、大黑摩季、栗林诚一郎、明石昌夫等几位他认为有前途的歌手和制作人,随后便精简公司架构,将不少已经用不到的机构和员工进行裁撤,在节省的开支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对being的掌控力。
这样一来,being虽然可以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毕竟还算是暂时保住了公司本身,不至于濒临破产。而长户大幸本人也凭借着出售厂牌以及歌手转让等一系列操作获得的资金摆脱了高利贷的困扰,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公司治理中来。
“原来自那天在疗养院见面之后,being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啊。”听完了田中大吾的讲述,高木拓不禁感到有些唏嘘。
要知道也就是在几个月之前,being的许多歌手还牢牢霸占着公信榜的不少位置,谁能想到音乐界的一代枭雄长户大幸和他的being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跌落神坛。
“是啊,事情发生的太快,我也是好久都没有适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