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美人烫手> 第145节

第145节(2 / 4)

地方。”

“聪明。当日顾我在说他是从残存的灰炉里面找到这封手书的——灰炉火势匀称,必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大理寺卿协助审查此案,太子主审,宁公并没有申述的机会。所以这封手书到底是给谁的,没有人知道。”

宁卿仔仔细细看着那封信,忽的眼圈儿一红,她的声音仿佛瞬间蒙了一层水雾:“我知道了。”

“这信纸是我母亲亲手染制的麻纸,父亲在母亲之前曾有个神交已久的好友,一直只是在禅院中书信往来,彼此不知身份,不论地位,畅谈人生,引为知己。后来,机缘之下,才发现这个好友就是当年还待字闺中的母亲。后来,他们成亲之后,仍然保留着这个甜蜜的小习惯,父亲心中郁结难平或者烦闷之时,便会依照当年的情形给母亲写信,母亲也会按照原来的习惯回信,只是地点从一个书房变到另一个书房罢了。后来因为朝中政见和民生琐事,对父亲的弹劾越发多了起来,为了稳妥起见,母亲便将所有信件付之一炬。”

“难怪宁公宁死也不肯说是和谁通信。他是为了保住令堂,但是看在陛下眼中,却是完全不同的意味,加之之前两人已有嫌隙,因为越发酷厉处置。”

事情到了这里,诸多因果便变得简单了。

第26章 种因下

宁庄臣身为左相,门生故吏殊多,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加之事事民生为先,甚有威望。

大烮立朝则开始设置左右宰相,至今相权和皇权平衡,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随着边境的连年用兵,大烮的国库一直几乎看得见的速度亏空下去,因为大烮的用兵制度是府兵制为主,募兵制为辅结合,故左庄臣主张分时用兵,在春耕秋收之时加强防御,以短暂牺牲边境来保大烮大体收入。

从宁相的角度来看,这个策略从整体来看虽会有些许民怨,却也是权宜之计。

但他忽略一点,皇后的母家和封地偏距东北,既是平日物资交换获利颇丰之地,却也是动辄卷入战火之地。亏得平日冷酷的用兵制度,也算平安之地。

此策一出,立刻引发他们强烈抵制,在皇帝身旁多有哭诉,而左庄臣不顾皇帝暗示,并一众拥趸强行推动下去,确实保住了大烮这一年的收成,但是,入冬前,被战略性放弃的某些区域遭到了清洗性打劫。

原本皇后本家的很多子侄一直处于观望状态,事情发生措不及手,很多人多年累积财务付之一炬。

皇后的堂侄一身伤痕跑到坤宁宫哭诉,却连皇后的面都没见到,还挨了一顿好骂。

皇帝听了这事,不置可否,当月的十五之后却接连两日留宿坤宁宫。

本来这事情也就了了,宁庄臣和皇后的梁子彻底结下了,但是一个是内宫一个是外臣,到底不会直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