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4 / 8)

爬上城墙。他极力让自己忘记方才那具摔得血肉模糊、死不瞑目的尸体,然而甫登上去,一支箭便贯穿了身前那个老汉的头颅。

谢琰乌黑的双瞳微微一缩,无数惨烈的嘶嚎吼叫一瞬间仿佛都离得远了,只剩下老汉喉咙间沉重而嘶哑的呼吸声,以及箭头上那些红红白白之物。他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扶住他,老汉却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他推倒在地上,自己摔下了城墙。

几支箭堪堪擦过谢琰的头顶,射入城内。他有些呆怔地望着老汉方才站立的地方,心中升起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薛延陀人的憎恨,报仇雪恨的坚定,亦有对老汉的感激,更有对生命无常、生生死死的恐惧。

他从来都很清楚,每一场战事都意味着无数条人命,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便是如此。然而,书上看来的惨烈,却远远比不过亲身的见闻。他生在贞观年间,故乡远在安定繁华的中原,年纪又尚小,何尝经历过这样如佛家地狱一般的景象?

然而,无数心念转过,都不过只是刹那之间罢了。谢琰很清楚如今自己身在何地,眼下又该做什么。他咬着牙站了起来,寻了个合适的隐蔽处之后,便举弓抽箭。借着城楼燃烧的火光,他望向城外,意图瞄准敌人。不过,这一眼看过去,他的心便彻底地沉了下去:底下乌压压一片薛延陀骑兵,足足有三四千之众!区区一座长泽县城,必定守不住!何况,既然派兵攻打长泽县城,为了取得足够的战果,薛延陀人必定也盯上了夏州州城。若是州城被困,必定多方救援,谁还顾得上旁边的一座小县城?

心中虽然颇有几分绝望之意,但谢琰射箭时却异常冷静。若是此时有人注意到他,必会发现他小小年纪,竟然能做到箭无虚发。不过,数千薛延陀人,只在城墙稀稀落落的箭雨中倒下了几十人,自然丝毫未能引起旁人瞩目。

谢琰很快便将周围能搜集到的箭都用光了,也勉强挨过了薛延陀人的几轮箭雨。城墙上仍然安然无恙活着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完全无法压制试图攀援城墙的敌人。不多时,便有些身手灵敏的薛延陀人爬了上来,与大唐的儿郎们展开了肉搏战。

谢琰随手拿起一柄已经生锈的横刀,用尽力气斩落了两三人。温热的鲜血溅在他的脸上,沾湿了他的兔皮长袄,而后迅速变得冰冷。他心底也从刚开始的满怀忿恨,逐渐变得悸动不安,最终只剩下一片麻木。

砍杀,砍杀,砍杀。

直到双臂酸疼得快要抬不起来的时候,谢琰才停了下来。他心中清楚自己已经无法再战,便丢下横刀,转身离去。然而,在奔下城墙时,到底仍有几分愧疚,仿佛自己当了逃兵一般。只是,想到或许仍然在等他传消息的李家小娘子,他便觉得依旧身负着重任,决不能轻易死在此处。

“城门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