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6 / 10)

谢琰略作思索:“既然圣人这般询问臣,那必定便是与臣有关之事了。应当是……详述臣的病情,顺带提及想给臣一个合适的身份让臣出仕……在幽州的时候,子竟先生也常说,希望臣留在幽州。虽说我们师徒情分不过短短半载,但也确实十分深厚。便是臣如今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曾想过可否远去幽州镇边。”

当然,不考虑继续留在灵州,也因为经李暇玉姊弟二人说明之后,他很清楚那几个军府的折冲都尉应当都没有替换的可能。凉州则因李袭誉一事,早便撤换干净了,夏州亦是没有任何空缺。既不能留在熟悉之地,去幽州随时接受先生的教导自是更好的选择。

圣人大笑:“这回你可没猜中。莫要小觑了崔子竟,这些时日他已经开始怀疑你绝非寻常之辈,认为你或许便是传闻中那位下落不明的折冲都尉。他早便私下派部曲去灵州打探消息,但正逢寒冬腊月又人生地不熟,短时间内恐怕很难传回确切的消息。故而,他便托朕让契苾何力与执失思力两位将军认一认人。显然是将你找寻身世之事都交托给朕了。”

谢琰微微一怔,不由得再度动容:“先生此前从未提起过……”

“他本想告诉你此事,让你自己回灵州探访。无奈你暗伤发作不得不寻医问药,此事于你亦十分紧要,若是猜错了引发其他症候更是后患无穷。所以,他才什么也不提,命你来了长安。”说到此,圣人不免一叹,“他确实十分疼爱你这位弟子——既然朕受他所托,这便赶紧将两位将军召入宫来,让他们认一认罢。”

“圣人……”谢琰从未想过,这位年轻的圣人居然亦有如此一面,不禁无奈笑道,“夜色渐深,又何必因臣的缘故,烦劳两位将军入宫来?何况,臣本便打算这两日便递帖子去拜访两位将军,谢过他们的照拂。”

“朕只是替崔子竟圆他的心愿,与你并无干系。便是他们二人见过你,也不妨碍你去拜访他们。”圣人笑眯眯地,又道,“自阿爷驾崩之后,他们几个胡将一直闹腾着要殉葬昭陵。朕坚持不许,他们便郁郁寡欢,总是闭门不出。如今已经过了半载,得见了你这位故人,他们心里应当也会好受一些罢。”

谢琰遂长拜而下:“臣替家师叩谢圣人。”

“这份人情,岂是你叩谢一回便能还给朕的?待崔子竟自己来还也不迟。”圣人笑得有些意味深长,“至于你……他将你送到长安,便是忍痛割爱,将你送到了朕身边。朕又如何能再将你放回幽州去?你且寻医问药,将暗伤治好。朕与崔子竟再好好商量一番,必定要给你一个最适合你的职缺。”

于是,谢琰又叩首再拜:“臣叩谢圣人隆恩。”若是他猜得不错,大概他短时期内休想回到边疆——或者也不会真正成为主持一座军府的折冲都尉了。等待他的,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