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3 / 10)

赶到弘文馆点卯,他亦必须见谢琰一面方能放心。

谢琰如今就住在临近青光观的一座二进小宅子中。宅子简单而洁净,处处透着几分田园野趣。数位道医与佛医坐在内院中间四面透风的八角茅草亭中,悠然自得地一面烹茶、一面辨症。而谢琰这位病人则裹得严严实实地坐在一旁,为这些长辈分茶。

“耶耶!”染娘瞧见他之后,立即便牵着李暇玉来到他身边,目光中闪动着孺慕之色。听见她的声音后,谢琰便已经顾不得分了一半的茶,眉开眼笑地将她抱起来。坐在另一侧的观主垂首望着分了一半的茶水,原本隐约可见南山轮廓的茶沫仿佛梦幻泡影一般消失,竟像是化为了奇妙的太极双鱼图,令她不禁有些出神:“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家三口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并未注意到她所言。然而,另外几位辨症的佛医与道医却忽然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望向谢琰。他们仿佛都想到了什么,遂不再激烈地辨症,又议论起了玄之又玄的道义佛理。刘医者坐在旁边,听得头晕眼花,忙不迭地找了个熬药的借口,赶紧出去了。

本想向长辈们致谢的谢璞与李遐龄不敢轻易打扰,倒是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得很是入神。外头那些文人士子的清谈文会,如何能比得过这群长辈的见解深远呢?只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就足以教他们琢磨数日了。

因着有几日不曾见自家爷娘,染娘特意将珍藏的小玩具都取出来,让他们陪着自己顽耍。谢琰看她乐此不疲地顽着那些木工的边角料,也想起来自己很擅长雕刻,这些边角料应当就是他用剩下的。如此想来,觉得女儿与自己心有灵犀的同时,也禁不住有些技痒。

然而,转念一想,若是小郎君顽这些尚可称得上是后继有人,若是小娘子修习雕刻技艺,他又难免有些心疼:“日后她如果想学这些,可不能轻易答应她。使那些锉刀的时候,万一伤着了可如何是好?”

“拉弓射箭习武你不担心她伤着,使锉刀倒是担心了?”李暇玉啼笑皆非,“安心罢,她对许多事都感兴趣,也未必会缠着你学雕刻技艺。你可不知道,她也同样喜欢女红针黹,已经收集了好多漂亮香囊。”

谢琰这才松了口气,又理所当然地道:“习武自是必须的。强身健体不说,日后也不必受人欺负。”他这个当耶耶的,已经未雨绸缪地考虑起了自家女儿的婚姻大事。习武之后,性情多少也会变得强势一些。若能像阿玉这般,无论如何行事都自有章法,且因自身强大而无惧后宅那些个小手段,才是最合适的。

“谁敢欺负咱们家的染娘?”李暇玉挑起眉,“到时候我们千挑万选,宁可招赘亦不能让她受什么委屈。”这对年轻的父母丝毫没有想过,自家女儿如今不过三岁,离出嫁的年纪还早着呢,便煞有介事地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