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内敛许多,丝毫不受杨贤妃唱作俱佳的影响,只是按照礼仪默默地垂泪。这般情状,反倒显得更真实几分。
内外命妇们瞧在眼里,心中自然各有判断,对于两位宫妃的地位、性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想来,只要稍稍睿智一些,便知道自己家该作何打算。只是“皇长子”与“无子”这两样,到底还是迷惑了不少人的眼睛。连嫔妃们都隐约分成了两派,更别提外命妇中居然还有人感叹杨贤妃“情意真挚”了。
按照礼仪起、跪、哭,整整折腾了数个时辰之后,内命妇与外命妇们才得以歇息。各家内眷扶着自家颤颤巍巍的长辈,疲惫不堪地来到一旁的偏殿之中。宫婢们已经安排好了她们的坐席与食案,上头摆着些素菜与清粥、羹汤等。众人便默默地进了些食物,略饮了浆水,这才觉得精神略微恢复了些。
不多时,便又有太医署派了医女前来诊治。有些年纪大的命妇,还得了武贵妃命宫人特意熬制的参汤。自然,称赞这位贵妃殿下不仅将宫务打理得很妥当,且为人也细心周到的官眷们亦是越来越多。
李暇玉心中冷笑一声,面上丝毫不露端倪。杨贤妃演得精疲力竭,却远远落了下乘。而武贵妃只需要吩咐几句,派了医女过来,让人熬了参汤,便已是树立了能够“母仪天下”的贤后形象。孰高孰低,自不必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宽慰义阳
因崔王两家是亲家,彼此十分亲近之故,李遐玉亦随着李郡君坐在了真定大长公主与郑夫人身侧。崔家的媳妇们都知道她已有身孕,无不关心地询问了她几句。她轻轻抚着小腹,自觉完全无碍,反倒是宽慰她们不必担忧。见她这般自若的态度,亲近的长辈同辈们亦是略松了口气,心中不免想着:果然是威风凛凛的女将,这般安定泰然,着实与众不同。
不过,待到医女替几位长辈把完脉之后,真定大长公主遂吩咐道:“替这孩子瞧一瞧罢。”
既然是长辈的好意,李遐玉自是无法推辞,便伸出手腕让旁边那位年轻秀丽的医女学徒诊治:“儿觉得,世母叔母与嫂嫂们瞧着也有些疲惫,都须得诊一诊脉才好。”崔尚书应当即将成为宰相,封“同中书门下三品”,便是为了向武贵妃复命,医女们想来也不会拒绝博陵崔氏内眷的要求才是。
于是,几位医女便从善如流地给崔家的内眷们都诊治了一番。那位医女学徒默默地诊了许久的脉,仿佛觉得自己诊错了一般,调整了数次,方低声道:“既有身孕……且可能是双胎,这位郡君还需小心些才是。不妨在偏殿中多歇息片刻,再出去也不迟。皇后殿下仁慈,地下有灵,必定也是这般想法。”
旁边的李郡君、郑夫人等听了,自是觉得十分惊喜。但此时此刻,并不适合流露出任何喜色,于是长辈们便都换成了满面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