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1 / 5)

每当被扔小石子和小砖块时,茵茵总会被妈妈紧紧的抱在怀里。林妈妈或许傻,自己也搞不清楚被欺负的原因,可并不意味着不懂得疼。明明这样一个真正天真什么都不懂的人,却会用自己瘦弱甚至脏兮兮的怀抱,保护怀里的女儿不被砸重。

做为小孩子的茵茵,根本就阻止不了小孩子天真近似残忍的举动,唯一能做的只是在妈妈怀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喊救命。有时候会有好心的人听到,过来把小孩子嚷走,可更多的时候母女两人只能默默忍受,等那些孩子腻味了自己离开。

所以当茵茵说话利索后,每天她爸爸去出摊修鞋,都会让爸爸带着他们两人。只要跟爸爸一起去修鞋摊,妈妈至少有人管着,不会抱着她乱走,然后懵懂的遭受非礼,或是被恶劣的驱赶,或者孩童近似天真的残忍。这个社会总会有样的弱势群体,明明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存在的本身就被人所鄙视。

可是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茵茵现在一个小孩子所能改变的。茵茵改变不了别人对待自家的眼光,但却能以不到三岁的稚龄,改变自家的卫生。把家里收拾干净,爸妈也收拾的干干净净,虽然不能改变人的观念,却能让自家人变干净,至少不会看到第一反应就是捂鼻子。

林爸的修鞋摊,生意其实并不怎么样,小镇就那么大,消费水平不高,这里生活的居民,也没有太多高档鞋子值得修,大多也就是开胶扎线,三五块钱就了事。每月修鞋摊除了一些本钱,能剩个五六百块钱已经很很不错了,加上每寥寥无几的低保,五六百块钱除了电费外,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可想而知的拮据。

在同龄人都读幼儿园时,林茵茵强硬的拒绝爸爸送自己上学的想法,每天牵着妈妈的手,让妈妈提着蛇皮袋,母女两人四处的捡饮料瓶废纸。镇上有一个小公园,早晚都有不少的人在那里玩,饮料瓶子能找到不少,那里基本就是母女两最常去的地方。第二个地方就是镇上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学校里的废纸很多。

但去公园要应付顽皮的小孩子,和喜欢以自己价值观来衡量道德标准的人,这些还好一些,每次林茵茵只要乖巧懂事的跟认识的人打招呼,对不认识的人所有话语回以浅笑。在学校里就麻烦一些,上课时她们进不去,放学后进去经常会被学生围起来吓起哄,茵茵都想不名字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无聊。有时遇到顽皮的,甚至会动手抢走她们好不容易找的废纸。

不是没想过其他方法改变家里的境况,最简单的是在学校门口,或者下午在街边卖些小吃,简单容易又回本快,更何况温雅也熟悉厨房里的那些事。但林家在镇上属于被嫌弃躲避的一家,她爸爸行动不便,她妈妈有不能自主。

林爸修鞋还没什么,卖小吃的话就是做的在干净,旁人也会觉得脏,在人们的印象里,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