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姑姑看她这样到一点不奇怪,话说,石初樱自来没有娘亲和女性长辈在身边教导,真的在很多俗礼儿上差了不少,尽管她也请教过一些人,可毕竟不能面面俱到。
陈姑姑道:“想必姑娘是不曾记得了,一般的人家,不论贫富,在定亲之后姑娘这里很该在年节里给婆家的近亲之人,比如公婆、姑嫂们送上几回针线、点心表表心意,好歹算个礼儿。
如今咱们却是一遭也没走,直愣愣的等到了迎亲。前些时候咱们离得远,凡事不便,倒也说得过去,只如今认亲的时候却是不能含糊了,不然人家当咱们不识礼数。咱们几个商量过了,今个就忙这个事,一定得把见面礼儿整饬好喽。”
石初樱听到这里一拍脑门,“哎呀,我说怎么总觉得哪不对劲儿呢,感情是把这事给忘了!”石初樱被陈姑姑这样一说倒想起来了,当初魏麽麽还真提过一嘴,只不过当时重点问的是嫁妆,所以两个人都没放在心上,顺带说了一句就过去了。
如今想来可不就是。
自打定了亲,石家连同石初樱可真没按年节的送过什么礼,只在楚家人回去的时候准备了些家常的建州本地土仪风物而已。
这也没办法,无名道长精通古礼,却不了解这些个妇人熟知的家中俗礼,所以他也没关照到这一块;而李三媳妇又怀了孕,也自顾不暇的,到底疏漏了。
陈姑姑看着懊恼的石初樱,从袖子里拿出一叠纸来,上头是楚家提供过来的近亲名单和亲戚关系说明。
“楚家人可真不少!”石初樱第一感觉就是人真多。她是和师傅在山上住惯了的,一下子看到这么些个人简直有些发晕,这一天得多少钱才能养得过来啊,她开始佩服这些养家的男人了。
“老一辈儿的老将军、老太君两人两个正经主子;上一辈的各房头共六人;平辈的一共十四个主子;矮一辈的有十二个大小孩子;这些人可都是直系近亲。这礼儿还得仔细斟酌了才好。倒是与正阳巷老宅那边隔了房的老老少少少说也有几十个,认亲当天不在,过后见了自然也得补上见面礼的。”
对于给两位老人的认亲礼,石初樱早有安排。楚家送来尺寸的时候,丫头们就做了两双鞋,石初樱特地把秋天云谷秸秆里的絮芯填了些到鞋底下面,这鞋子穿起来不但舒适,天冷的时候也会温脚,对老人十分适用。
至于别的长辈会给她见面礼,她只需要给晚辈见面礼即可。不过既然要描补,还是要再准备些,石初樱一想到还要拿出不少东西就隐隐有些心疼,绞尽脑汁地想了想,才说道:“要不送些药材?”
陈姑姑连连摇头,“不好、不好,再怎么样也没有见了面就送药的,药材好不好先不说,送了就会落下咒人生病的话柄。这个不成的!”
这可为难了,石初樱托着下巴琢磨着。
“啊,有了,送山蜜和山茶如何?”石初樱一拍手想到了这个,这是甜的,再不会有什么不满,而且望云山的野蜂蜜也是可以送得出手的。
“这个好,这个好!虽是山中之物,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