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句不疼不痒挽留的话,亲自送了殷老夫人出了“不二居”。
殷老夫人出了院门,“不二居”离姜府大门还很远,丫鬟嬷嬷们簇拥着她上了八人抬的暖轿,出了门坐上马车回殷府。
谁知暖轿刚行了不到半盏茶时间,就有贴身老嬷嬷敲着轿门低声道:“老夫人,琉璃公主就在前面步行而来。”
“哦?!”殷老夫人又惊又喜,忙扶着嬷嬷的手下轿,整理仪容,站在路边远远对着披着雪裘的琉璃公主行礼。
“殷老夫人请起.”
出乎所有人意料,琉璃公主居然十分热情的亲自上前扶起了殷老夫人,幽昙幽明深知幽闲最烦这些希望娶一个公主在家以巩固地位的世家夫人,一提起她们就皱眉头,说卖儿子的都赶上门来了。
更意外的是,琉璃公主还主动邀请殷老夫人喝茶聊天:“这冬天阴冷,父皇昨日刚赐给我极北的参茶,我年纪轻,经受不住这种大补之物,还是转赠给老夫人补补身子。”
殷老夫人向来谨慎:“多谢公主,不过圣上御赐之物,老身恐怕无福消受。”
“这是我的一片心意,当初我二姨嫁入殷府,您不少照顾她,二姨她感激在心,只是身在佛门,不方便孝顺您老人家。”幽闲扶着殷老夫人的胳膊,笑靥如花,“说起来,我和您还是亲戚呢,晚辈参茶孝敬您也是应该的。”
这个时候再推脱就是傻子了,殷老夫人笑了,皱纹堆在脸上如秋日菊花:“多谢公主。”
两人亲亲热热的到了幽闲的“不散居”,幽闲早就吩咐侍从在客厅多生几个炉子,暖好茶等着。
莫非无疏无意,但是公主有意?殷老夫人再三谢过,方坐定喝茶。
寒暄过后,幽闲进入正题:“殷老夫人,殷家为国效忠数代,血染沙场,护我北焰,我很是敬佩。令孙殷杰少年英雄,上个月封为游击将军,我北焰国开国以来,他可是最年轻的游击将军。”
提起最得意的孙儿,殷老夫人不禁心花怒放,“殷杰是个好孩子,品行端正,做事踏实,他十四岁从军,隐瞒家世在边关做一名无名小卒,屡立奇功。”
幽闲点头表示认同,“殷家世代忠良,殷杰能有如此成就并不稀奇,听说他的弟弟殷煦也是人中龙凤,殷煦颇有文采,字画在帝都是一绝,前年参加殿试,还中了探花。”
幽闲从青花大瓷瓶里取出一副画轴,铺在书案上缓缓展开,赞誉道:“这就是令孙殷煦画的山水山居图,胸中有大丘壑者,才能画出如此神采。”
殷老夫人觉得有点晕:公主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看中了殷煦?可是,她也赞过殷杰啊?
“回禀公主,这的确是煦儿所画。”殷老夫人试探道:“说起来,殷煦还和公主同年而生呢,真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