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7)(3 / 6)

以后才可以去考功名,才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鹅湾村里的百姓都很穷。

目前来说,还就是张家做衣服,卖菜这两样已经能够稳定地赚银子了那么自己何不办一个学堂呢?

虽然这个学堂办下去绝对是要自己贴钱的,但为了这些淳朴的孩子们,何君觉得值得。

这纯属何君的临时起意,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顿时兴奋的不能自己。

他立马找到景文跟徐慧芝商量。

不过开始景文还以为何君开玩笑呢,但后头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便知道他不是说笑了。

他也认真考虑起来。

这为了孩子们的以后着想,真的需要办一个学堂,但这村民都很穷,你就是办起来,他也不一定愿意把孩子送过来。

以前那个学堂就是这样的,村民们不愿意交束修,渐渐的孩子们就不来学了,这些教书先生没有钱,他们也不愿意教了,所以都走了。

何君不以为意地笑笑。

我原本想着开这学堂,就不指望他们交钱,我这个纯属是自己自愿的,这些开支都由我们来出。

徐慧芝虽是一介女流,但却也深明大义。

她也觉得孩子们如果不去念书,真的是会耽误他们一生。

虽然这办学堂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后都是会倒贴钱的,但徐慧芝心里还是很感动于何君有这样的想法,她从心里是非常赞同的。

何君,你这想法很好,咱村为什么这么一穷二白,就是因为咱村民思想落后,不思进取,只想着老老实实地做活种田。

但他们却不知认字念书是何等重要。

孩子学了有用的东西,将来没准会更有出息。

办学堂这事我同意。

景文本就对何君做的各种决定都举双手赞成,特别是这办学堂,这有益于村民的事情,他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行,这办学堂可是天大的好事,办好了,可是造福我们鹅湾村的,我也同意。

但办学堂这事还挺大的,我看我还是去找村长,还有几位叔公商量一下。

行,我等你的信儿。

于是,景文急忙地跑到村长家里,跟村长提起张家想办学堂的事。

村长一听办学堂那可是好事,当即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村长他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以前他也出了钱,办过几年学堂,但后头因为村民都不愿把孩子送过来,又不愿交束修,教书先生都走了,这才不了了之,如今景文说办学堂的事,正中他下怀。

于是他连忙带着景文又去找了几个主事的二叔公、三叔公和四叔公。

二叔公听了特别高兴,他当即就说:这鹅湾村能办起学堂,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