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忧心。可是这人又没有十全十美的,两个孩子婚后是否能和谐美满,也不只是儿媳妇十全十美就能保证的。
她思来想去,竟没有定论,只添了烦恼,倒是宋祯听说之后,只一笑道:“你也不必想那许多。只挑个懂事明理听教导的,以后你慢慢教便好。就算不能与太子相谐也不要紧,以后另纳妃妾就是。”
“这可不行,万一以后延平有了爱宠,冷落太子妃,太子妃心生怨怼,又有什么好处?”
宋祯却道:“所以才要选个明理大方的。太子自不会做宠妾灭妻之事,那太子妃若仅因太子另有爱宠就心生怨怼,又怎配选作太子妃?”
林木兰听得默默叹息,不过转念一想,也觉有理,在这宫中不就是这么回事么?她不能保证儿子以后会有多少嫔妃,也不可能硬拉着儿子只宠幸太子妃,那便只能选个心宽的了。
过得几日,她下旨将备选的几个小娘子召入宫中,仔细查察之后,选定了灵武军节度使、安西宣抚使莫霄勤之孙女莫蕴茗。
宋祯也很赞同她的选择:“莫卿于收复灵武一战立有大功,又宣抚灵武多年,实是朝廷柱石。你既选定了莫家女儿,想来很是出众,便这样吧。”
林木兰之所以选定莫蕴茗,对她父祖的功勋倒没有想太多,只因入选的几个小娘子,皆是家世显赫,她只是觉得这个孩子性情阔朗,与元嘉有几分相似。且莫蕴茗曾随父外放做官,在小娘子之中算是见识广博,言谈得体,应能与太子有话说,便选中了她。
帝后二人在此事上达成一致,便很快下旨册封莫氏为太子妃,择定十月十六日为大婚之期。
宫外的康王、庆王、英王听到消息,一同进宫去庆宁宫恭喜太子。
太子这几年一直贪长高,如今已是兄弟们里面最高的一个,几乎都快超过他父皇陛下了。也因着一直长高,身材便十分清瘦,他容貌与宋祯有七分相似,尤其是眉眼之间的清贵文雅之气几乎如出一辙,再穿着一身窄袖红袍,几乎就是年轻时的宋祯一样。
兄弟几个先见了礼,说了些恭贺的话,才各自落座。康王一贯话少,庆王便先笑问道:“太子可见着太子妃了?”
“在娘娘那里遇见过一次,不过并未看清。”太子面上并无羞涩之意,反而大方回道。
庆王一向与他亲近,便满脸促狭的追问:“真的没看清?那可糟糕了!我听元嘉说,嘿嘿,我不告诉你了。”
太子知道他是要自己求恳才说,便故意不理会,只与康王说话,问起刚出生的侄儿。
康王夫妻自有了长女后,于子嗣上就不甚顺利,虽然也纳了几房妾室,生下了几个孩子,却都没养住,到今年郭氏终于又再生下一子,夫妻二人几乎是看做眼珠子一般,提起来时也是满口爱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