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意,她就毫无办法。
但苏云霜清楚,这一战秦军不能败,以目前的形式来说,胜是惨胜,败却一定会是大败。
最后苏云霜没办法,只能对子楚说道:“关于这件事,你可以再去问问武安君的意见。”
毕竟以目前的形式来说,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子楚对于询问白起倒是不介意,可白起给出的建议和苏云霜一样,要么换将要么撤军。
此时撤军秦军并不亏,总归韩国加上赵国,给秦国贡献的土地也够多了。
而要换将,此时秦国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让人放心的将领。
白起倒是很看好王翦,并且也曾说过,若是不能用苏云霜,则王翦日后可以接替他。
但那也是日后而不是现在,现在的王翦还太嫩了点。
可子楚作为秦王却还要另一重顾虑,撤军的道理他当然都懂,但若是现在撤军,则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他怕了信陵君,那么日后只要信陵君活着一天,他打魏国都会十分艰难。
这次信陵君可以引来赵国和燕国的援军,下一次呢?
只要这一次秦国在合纵面前退缩,那么日后只要秦国攻打,那么各国就会立刻形成合纵之势。
昭襄王之前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才算是费了几国合纵的可能,难道就要因为一个信陵君而改变?
子楚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撤军,但是他对于白起和苏云霜的话还是认同的,至少道理没错。
于是子楚派目前的太尉吕不韦为大将,领兵十万支援蒙骜。
太尉原本只能算是个虚职,毕竟军权什么的其实还是抓在秦王的手里,但吕不韦的太尉则不同,因为他曾帮助子楚从赵国逃回秦国,之后又一力支持子楚,因此子楚对吕不韦十分尊重,这次虽然因为苏云霜的关系,使得吕不韦的功劳看起来没那么大,但是子楚也不会辜负他。丞相倒是没封,子楚封了个仅在丞相之下的太尉给吕不韦,并且由于子楚对吕不韦的尊重,太尉这个只有看起来漂亮的虚职也变得手握重权。
吕不韦确实很有才华,至少在太尉这个位置上他表现十分突出,这次支援蒙骜,子楚想来想去也就只有吕不韦比较好用了。
对于子楚的做法,苏云霜和白起都不怎么看好,毕竟这不是增兵能够解决的问题,蒙骜比信陵君差的从来都不是兵力,他们之间真正的差距还是战略谋略上的。
就算是加上了一个吕不韦,但吕不韦商人出身,即使确实很有才华,这些年在秦国也做的相当不错,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领兵上战场,第一次就对上信陵君这样的对手,估计吕不韦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果然,信陵君很快成了几国联军主将,这一仗打了半年,最后的结果是秦军大败,而魏国惨胜。
等秦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回来的时候,子楚愣了半天终于看向苏云霜:“……寡人悔不听武安君之言啊。”
此时的子楚后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