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危险的执行部?
按照一般人的功利性思维,他们是无法在这缺了关键一环的信息——也就是“罗素母亲的遗愿”、“罗素对母亲的情感”等隐秘情报的情况下,将这些事件梳理、整合的。
所以,他们的大脑为了“将这个瓜理顺”,就会试图拼凑出事件逻辑。
也就是说,路人为了整合出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方便他们的大脑理解,是必须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的。
但一般来说,爆料并不一定是完整的、且一定缺失了外人不知道的关键信息。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造谣的瓜反而比真相容易传播的原因——因为前者的逻辑更完整。哪怕很多人的常识都知道,这种泄露出来的瓜、它的逻辑其实根本就不该完整……但人们依然会倾向于相信逻辑更完整的瓜。
而这其中构成了逻辑的“填充物”,就是谣言本身。
这是常规的公关水军使用的技巧。
而罗素使用了更深一级的技巧……他并没有填充谣言,而是填充了一个朴实无华、九成真的逻辑推论。
也就是说,罗素之所以来到幸福岛成为英雄,是因为他的母亲要求他成为英雄;而他的母亲就出身于扶济社,所以罗素才会在有董事会关系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进入了危险的执行部。
这是在不打破罗素“人设”的情况下,他的粉丝们最愿意相信的版本。
当然,其中也肯定有黑粉的版本——比如说,扶济社实际上就是一个犯罪组织、一个“反公司组织”;或者干脆说“扶济社就是董事会的一个势力分支,这一切都是董事会的内斗”。这些也都是能让这个事件的逻辑变得清晰的“一种可能性”。
但罗素藏进去的,希望人们相信的情报……
其实是“扶济社其实是个历史悠久的隐秘组织”这件事。
当他们讨论罗素的对错、群青的是非的时候……他们其实就已经把这个事件中暗藏的,最并不起眼的前提事件悄无声息的接受了。
他们是粉也好,黑也好;是洗也好,喷也好;造谣也好,辟谣也罢。
所有人都必须首先认可“扶济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组织”这个事实。
——而这句话,才是梳牙给出的情报中唯一的谎言。
通过对扶济社的包装,罗素就可以让扶济社与巴别塔逐渐融合……如此一来,扶济社掏出来一些不应该属于它的资源也就变得合理了;而教父的来源也就有了解释,哪怕教父最终掉了马甲,他外面也还套了一层新马甲。
而通过把扶济社推上前台,实际上巴别塔就被隐藏到了暗中——
因为罗素让梳牙特地提到了“爱丽丝”……因为爱丽丝这个名字的存在,扶济社会在了解一部分真相的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