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程凛唇角勾了起来,露出三分嘲讽,三分自信的笑容。辽将,你真当姑奶奶只是要射旗帜,却不知道你在哪里吗?这么长时间没有继续射你,你就大意到敢把脸露出来半张,真觉得这么远的距离,姑奶奶看不见你嘴角得意的二缺笑容吗?
“来人,拿箭来!”程凛身上已无箭羽,厉声叫道。姑奶奶要花开二度,射你个桃花朵朵盛开!
“这就来!用哥哥我的,老曾家特制铁齿倒钩箭,只要射中他,当场不死,回去都得让丫疼死!”曾小胖家学渊源,属于不务正业,不学有术的自学创新一派。研究排兵布阵不见得比旁人家强,可这些“歪门邪道”一门灵得很。曾老爹疼儿子,把家里压箱底的宝贝没少往外拿,这铁齿倒钩箭便是其中一种。
铁齿倒钩,顾名思义,箭尖铁制,刃处锯齿倒立,只要射入敌人*之中,想拔出来,对不起,得直接拿刀划开才能取出来。想要生生拽出来,不是不成,怎么着也得顺带拉下来四两带血鲜肉,疼死人不偿命。
程凛也不答话,直接伸手接过曾小胖递过来的箭囊,挂在右后腰方便取箭之处。箭是特制的,这箭囊同样是特制的,只放了五支箭的量的。
此时,天地仿佛被大战惊动,静静屏住了呼吸,夜深,无风。
一箭定胜负!
若是此箭中,敌军主将无论是身受重伤还是中箭无救,都会让辽军鸣金收兵,这一夜守城战就算是某种意义的大获全胜!若是此箭失败,只怕敌将这只老狐狸,再也不会,也不敢再在军前露脸,到时候再想弄死他,只怕比登天还难!
曾小胖眼睁睁看着一名刀斧手因为长时间机械的挥动短斧,一个不留神,被攻城的敌人弯刀刺中咽喉,在临死之时,还凭借心中一口杀气,为自己报了仇!
“不好了,敌人攻上来了,兄弟们顶住!不过一个小口子!杀!把辽狗打回去!”甲胄在身的曾小胖,举着雁翎刀高声呼喊,迈着大胖腿冲了上去,好似猛犸巨象般横冲直撞,带人去堵缺口。
可留下的口子就是口子,下面的辽兵灵活的像只猴子,已经蹿了上来。论起一对一的战斗力,常年身处小规模战斗磨练出的辽兵比起雁门关守城小卒强上自然不是一星半点儿。可在咱们大周的地界上,在雁门关咱爷们的盘子里,谁和你一对一?曾大恶少,那是“纨绔子弟”的典型代表,人生字典里从没有打架的时候还要一对一这种词汇!
以多打少,十几个黑羽军外加曾小胖把一不小心“游”过来的辽军“小鱼”五只团团一围,剩下的刀斧手不用废话,重新占位,守住城头缺口,继续守株待兔,来一个,砍一个,来俩个,杀一双,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肉搏战,流氓大兵外加比流氓还流氓一点点的恶少爷才不讲什么狗屁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