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这次又想在背后搅混水!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这点没人有异议。但相比之下,李庭更关注,这队夺了头功的前锋是高昌的人。总算和吴王没关系了,他在心里安慰自己。若是吴王只是被平反、并未顺势升职,那对他来说,再次掰倒对方并不算太难!
至于赵岷和侯玄表,自然是附议魏群玉的话。大胜当前,谁都知道要把事情往能让皇帝高兴的方向上说。
“既然如此,众位爱卿便是一致觉得,该将那葛尔东赞带到长安来了?”皇帝问道。
若把抓到的人质换成盛朝的人,在座几个可能因为利益关系掐起来。但葛尔东赞一介吐蕃人,关他们什么事?就连李庭,都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皇帝问也白问,很容易就全员通过。不仅如此,照魏群玉说的,他们这次占尽优势,合该借此机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地拿下吐蕃,永绝后患!
皇帝听了,并没有立刻做决断,反倒是把皮球踢给了侯玄表。“侯爱卿,魏爱卿的意见,你觉得如何?”
侯玄表垂头思索了一阵子,回禀道:“此之一战,粮草消耗之类还未报上来。若是储备充足、将士士气高昂,确是可以一战。”
“白兰羌已降,没什么可说的。”皇帝缓缓道,显然同样在思考利害,“而俘获葛尔东赞的事情,目前还是个机密。”
先关着人,就等着皇帝的意见来?高都督看来很懂行嘛!
“那是正好啊,陛下!”魏群玉又进言道,“若是吐蕃方面还不确定葛尔东赞的下落,他们定然不会贸然进攻,而要先派人刺探消息。若是能将葛尔东赞尽早转移到长安,就算他们想把人截走或杀人灭口,也来不及了!”
皇帝终于露出了他今天在两仪殿里的第一个真正笑容。“那就照魏爱卿你说的办——先把人押到长安,然后对吐蕃发通牒;若是吐蕃的反应不尽如人意,边线的府兵便可以动了。等下你们回去,就把这件事先做了。同样是八百里加急,知道吗?”
倒数第二句话里的“你们”,特指赵岷、魏群玉和李庭。因为皇帝发下去的命令,一般都是中书令拟稿、侍中核实并盖上玉玺、最后交由尚书省去执行。
而三人也都毕恭毕敬地应了是。
“还有你,侯爱卿。”皇帝盯上了最后一个臣子,“这几天你把别的事情放下,先针对咱们和吐蕃现时的军情写一份详尽的分析预测,朕要亲自过目。”
侯玄表毫不犹豫地应下了。他也很希望盛朝这次能够彻底摆平吐蕃,更不用提这事做好了对他只有好处!
问题一一确定完毕,按理说可以解散了。但赵岷想了一想,又出声道:“陛下,臣还有一事想要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