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激动还是忧虑,都太过汹涌;以至于接过信时,元光耀手都抖了。
顾东隅看着挚友,意识到萧欥不仅是有备而来,而是志在必得!可怜天下父母心,就算元光耀再不想趟浑水,也会为子女重新考虑的!
萧欥大概看出了顾东隅的想法。“一封平信,不过举手之劳。若元司马愿请我喝茶,我跑这趟也就值得了。”
这时候,元光耀怎么可能拒绝?当然只有满口答应。“若殿下不嫌弃粗茶味淡,元某自当一尽地主之谊。”
“先生客气了,我正是求之不得。”萧欥真心实意地笑了,一张冰雕似的脸终于带上了温度。
他帮元非是带信,除了想让元光耀放下戒心外,大部分原因还真是顺便。毕竟,元光耀和顾东隅都是文官,身份并不敏感;如果他们不愿意搀和皇子之间的事情,也行,他只求这两人不和他做对。
然而,见到传说中的元家宝树后,萧欥改主意了。也许,比之路人,元光耀更适合做他的岳父?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你脸皮这么厚,女主她知道吗?
☆、第30章 盘问
至于元非晚这边,在元光耀和萧欥上山之后,她便有些心神不宁。萧欥对她几乎一见钟情,她不知道,也没猜到——因为她最关心的问题是回长安,而萧欥的王爷身份更勾起了这种情绪。
也不知道萧欥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元非晚不由寻思。能让德王跋山涉水数千里,一定有些坚不可摧的理由——
临时要务?岭南有什么临时要务值得一个骁勇善战的王爷亲自来?
而说到骁勇善战……该不会是谁嫉恨萧欥在军中的地位、从而想要做点什么吧?
元非晚微微敛眉,因为她觉得这事很可能。好歹她也是经历了四位帝王的公主,虽然因为深受宠爱,腌臜事儿轮不到她头上,但见识确实不少。比如说,在她哥哥驾崩时,她大侄子和她亲弟弟领着各自的军队,差点在长安干起来。
而换到现在分析,如果萧欥在军中威望太高,最可能对此感到威胁的人只有两个:当今皇帝,和未来皇帝。
虽说他们一个是萧欥亲爹一个是萧欥亲哥,但在权力面前,亲情能当饭吃?
按照元非晚的估计,这事儿和太子脱不了干系。
当年,让十三岁的七皇子顶替十八岁的太子去凉府所辖的甘州平定内乱,就够扯的了——太子的命是命,皇子的命就不是了?就算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宜以身犯险,也不该推自己亲弟上啊?莫不是又怕死、又想借助萧欥之手把兵权捏在自己这边?
要真是这样,太子的算盘也太响亮了。天底下哪有鱼和熊掌得兼的好事?
至于皇帝,不说是主导意见,也至少是个默许态度。
看起来,德王人前风光,实际日子不大好过啊!
元非晚心中啧啧。如此一来,摆在萧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其一,乖乖地继续听别人的话;其二,让别人听他的话!
然后,今天,她在岭南看到了他。似乎,这位德王殿下已经做出了选择呢……
元非晚意味深长地勾了勾嘴角。她开始对萧欥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