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才有才要貌有貌,家世摆在这里,还有谁能比得过?”鱼杭说着,似乎已经看到王妃之位落入自家,眼里放出了光。
“嗯。放眼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里,已经再也挑不出比咱们小初更好的女儿家了。”钱半烟无比同意,“燕王妃随便他们如何,但德王妃咱们势在必得!”
这两日,便在这样的熙熙攘攘中过去。各人心里都算着一本帐,至于结果如何,就要看两日之后了。
待到八月十四,到了预定的时间,元光耀和顾东隅就要开始上早朝了。天还没亮,两人就洗漱完毕,穿戴齐整,带上自己的一应物品,进宫去面圣。
虽说是面圣,然而太极殿地方有限,三品以下的官员都要在外头的广场上跪等。秋天天气还算不错,天高气爽,各人还有自己的垫子,跪在上面并不如何痛苦。
要是正常情况,官员们跪一个小时便可以起身回去办公了。若是有事,便进殿去启禀一次。而在元光耀和顾东隅身上,就算他们没事,这一天也是注定会被叫进太极殿里的。
这不,皇帝把一些日常事务处理完,便想起了这件事。“郑卿,入流官员上朝,可是今日?”
郑珣毓出列,恭敬道:“确是今日。人已经在殿外候着了,一个不少。”
“宣。”皇帝直接招了招手。
郑珣毓又退回自己的位置。不过一阵子,几个官员便排着队、低着头进了太极殿,各个眼观鼻鼻观心,跪倒在中间的长条双龙戏珠纹织毯上。
“臣xxx见过陛下!”
虽然各自名字长短不一,但能有上朝资格的人都不是傻瓜,保持一个相对一致的语速还是没问题的。
皇帝眯着眼睛打量底下的人,一时半会儿没说话。
这便给了原本就在殿上的大臣悄悄观察新同僚的时间——
虽然入流的官员不少,然而入流、品级又在正五品上的官员也实在不多。
两个从三品的上州刺史,那是见过皇帝以后就要到各自州府去的,与他们关系不大;
军器监换了一个新管事的,正四品上,也和一般人关系不大;
正四品上还有几个折冲都尉,这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皇帝特准他们等班师凯旋时再面圣,根本人都不在;
正四品下的左右千牛卫也换了人管,这倒是该好好注意一下;
再接下来就是动静闹得满城的两个国子司业了——官不大不小,德贞双璧名声倒是非常之大;
最后,便是给事中、亲勋翊卫羽林郎将、长安洛阳县令、太子洗马之类的官职了。
众臣目光逡巡,从前到后,挨个儿把人打量一遍,最后自然停留在自己最关心的位置上。不得不说,元光耀和顾东隅身上的聚焦是最多的;而他们之中,顾东隅更是焦点——
他可是前中令就是宰相之一啊!在而立之年做到宰相位置的,他还是当朝第一个啊!他现在三十未过五,依旧很有希望东山再起啊!
综合以上几点理由,众人实在不能不承认,虽然曾经被贬岭南,但顾东隅这次若是在长安站稳脚,再加上顾家的影响力,定然也是朝中一霸!他大哥顾东岭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