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倒是容易呢!”元光耀不由苦笑。“难道我不想要把这件事做成吗?只是,圣人的心意,有谁能明白?”
顾东隅知道元光耀在担心什么。
五年过去了,吴王谋反一案还是悬而未决。不忠可是大罪,若是皇帝死活不愿意相信臣民的忠心,那不管手里有多少权力,迟早都会没有的——
皇帝固然担心吴王手里的兵权,但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时代,皇帝硬说吴王谋反,可以;但若吴王被逼急了起兵,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距离清白就更远了!
说到底,还是个僵持局势啊!
“如今朝中有魏老坐镇,情况便不比从前了。”顾东隅只能这么安慰元光耀。“我听到些风声,说是魏侍中向圣人进言,劝说圣人宽释吴王殿下。”
“真的吗?”元光耀一听,眼睛都亮了。
“好像就是前几天的事情。”顾东隅肯定道。“若你想要知道,咱们便再打听打听。另外,如今兵部是侯玄表在管。虽说玄表此人脾气捉摸不定,但关键时刻,便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兵部尚书侯玄表,年轻时生得一副俊秀外表,为人却很寡言。如今上了年纪,便愈发地惜字如金起来。如果说魏群玉和郑珣毓师徒俩是如出一辙的臭脾气,他则是朝中独树一帜的怪脾气。不过,怪则怪矣,他经手过的事务都不会出任何错,把一票同僚的嘴堵得死死的。
元光耀一边听一边点头。涉及到军权的问题,和兵部尚书打好交道总没有大错。“你说的极是。不过我是有求于人,恐怕不能操之过急。”
“你怕吴王的事情还没解决,圣人就先给芷溪指了人家?”顾东隅立刻指出了这点。“若是之前,还有可能。可如今,选妃的事情已经和诸位王爷都有关,这流程就会长得多。到圣人亲自赐婚这地步,少说也要三四个月。”
元光耀终于放下了一半的心。“我知道了。”他瞧了瞧窗外已经开始稀疏的月色,果断地站起了身。“咱们这就上朝去吧!”
照理来说,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会,参与的官员最多,同时也是最热闹的。今日是十六,前一夜又至少有一半的长安人通宵没睡,大家应该没什么心情闲聊才是。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
从元光耀踏进宫门开始,他就不得不发现,今天的他似乎特别受人瞩目——认识的人一定上来和他说两句话,不认识的脸上笑容也变得殷勤许多。
“……是不是有哪里不对?”元光耀压低声音,狐疑地询问顾东隅。他怎么觉得,连皇宫侍卫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呢?
“我觉得这才是正常。”顾东隅以同样的音量回答他,“你忘记芷溪昨晚去的是谁府上了?”
元光耀前一个时辰都在想女婿问题,哪儿还想着这个?如今被顾东隅一提醒,他立马就明白了:“你是说,阿晚得了长公主殿下的青眼,所以这些人才……”想和他套近关系?
“这未免也太曲线救国了吧……”他有些哭笑不得。“才一个晚上,八字还没有一撇呢!”长公主殿下哪里有那么容易就看中谁?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