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回来,一定有好吃的在等着你,如何?”
元非永皱着一张小脸。“我听说,柳夫子很严格呢?我会不会无聊到闷死啊?”
虽然元非晚觉得这种可能概率不大,但她想了想,还是许诺道:“等你放旬假的时候,阿姊带你出去玩,可好?长安城里美景极多!”
听着这样的回答,元非永再也挑不出毛病、或者说找不到借口了。“好吧……”他拖长的尾音还是无精打采。
小孩子有时候很好哄,有时候又掰不过来。元非晚又安抚了小弟几句,出了门,便把元和叫过来。“仔细护着永郎,别给其他人欺负了去。”
元和也还是个少年。此时听了元非晚的嘱咐,他立刻道:“元和自然晓得。”虽然即将面对一大票官宦子弟,但他既然跟着元家来到长安,那就会为元家做任何事!
“凡事别硬着来,小处注意着些。”元非晚又补了一句。其实她也不太放心,因为她觉得被她压了风头的某些人在她身上讨不到好处,便会蓄意找她弟的麻烦。
元光耀自然也考虑到了这点。不过幸好的是,不管是鱼家还是李家,他们自己府上就有西席,就等着儿孙一满十四岁就送入国子监。所以正常情况下,一个从四品下官员的儿子在书塾中的地位已经够高,不太可能被人明着寻衅滋事。
“是,一定谨遵大娘教诲。”元和机灵得很,听出了元非晚担心的其实是有人暗中使绊子。“就是拼了元和自己,也绝不会让小郎君受一点伤害的。”
元光耀天没亮就要出门去上朝,送元非永去书塾的重任便落在了元非晚身上。不过元光耀下朝后会去和夫子亲自交代,她只要保证弟弟第一次去书塾安安稳稳就行了。
因为元非永不太情愿,早餐时气氛就略沉默。而等两人坐车到达书塾门口时,天色还早,并没有很多人。
“好好读书,别的不用你操心。”在元非永下车前,元非晚这么追了一句。
元非永小幅度点头。明明在岭南时,他去书塾还没这么磨磨蹭蹭的;可现在,到了书塾门口,他还是不想进去——
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害怕将要遇到比他背景更深厚的同学,还是和他之前说的一样,怕他自己水平不够会丢老爹和阿姊的脸?
元非晚也想到了之前的话。“别想太多了,非永。你才多大?先去读书,有什么问题回来告诉阿耶或者阿姊,我们一定给你解决得漂漂亮亮的,嗯?”
元非永听了这句话,总算站起来,一步三挪地向车门移动。提着文房四宝箱子的元和在路边等他,然后两人一起进去了。
元非晚在门口停了一小会儿,陆续看到了不少学生的到来,一切正常。
和元非永一起读书的都是些小于十四岁的少年;这种年纪,凑热闹的多些,不会真的有上纲上线、深仇大恨什么的。就算一开始可能有人排外,那也是必须克服的困难。
所以,她琢磨着,就算有事也应当不是大事,便打算让人赶车回去。
这时候,又有两辆新的马车到了。其中一辆驶了过去,另一辆则在边上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