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发话以前,千牛卫已经把那个似乎崴了脚的舞女按在了地上。此时听见皇帝要,有两个千牛卫便上前,一人一边肩膀把人提起来,迫使她跪下来。“回陛下,就是这个!”
皇帝只扫了一眼就开始冷笑。“国师,这难道是你的好法子?”
阿诗那社尔目睹这一幕发生,知道自己这回跳黄河都洗不清了。他是安排了人,但他根本还没发动手信号呢!难道是下属太过紧张、直接提前了?
“回陛下,这……”他正卡词,忽而注意到那个舞女的侧脸——不对啊!“这不是我们带来的人!”
布德贡赞愣了一愣,也定睛看了看。不看还好,一看他就开始大声喊冤:“圣上明鉴,这个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人!”特么地,他们被借刀杀人了吧?
这确实是掏心掏肺的大实话。然而狼来了喊多了,就不要怨没人相信——大盛诸人现在一致认定,吐蕃又开始推卸责任了!敢在这种时间、这种地点试图谋杀德王妃……
呵呵,他们是想死呢想死呢还是想死呢?
☆、114第 114 章
一个好端端的宴会以刺杀未遂做结束,绝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虽然布德贡赞和阿诗那社尔矢口否认这事和他们有关、那个意图谋杀元非晚的吐蕃舞女他们也不认识,但根本没有一个人信——
你们说不是就不是,当我们所有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啊?吐蕃人和大盛人长相差异很大,难道他们这个还能弄错?既然她是吐蕃人,那肯定是你们指使她干的!
两人浑身长满嘴都没法解释这件事,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必须得说,他们本来就计划在宴会上弄出点什么幺蛾子,只不过有人替他们擅自决定了对象、又提前行动了而已,算不上特别冤。
就算皇帝平时脾气再好,这会儿也被惹毛了。别说元非晚是他儿媳;就算吐蕃的目标是在场任何一个大盛人,都是对整个大盛赤裸裸的挑衅!他要是不再采取什么行动,简直就是愧对头顶上的冕冠!
于是,整个吐蕃使团立即就被大盛军队软禁在行馆,等待进一步的发落。而那个舞女,则直接被关押起来。
对这种结果,葛尔东赞似乎有些不落忍。毕竟,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吐蕃的大王子。然而,想到这一票人、包括他弟弟都是来要他死的,他就收了求情的心——
开玩笑,他自己还是大盛的阶下囚呢!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还管他们?退一万步说,若是将来他能回到吐蕃,布德贡赞的死不是正好吗?
所以,对于皇帝的处理方式,葛尔东赞一声也没吭。他从头到尾跪坐在殿上,布德贡赞被押走的时候,他甚至连眼皮都没抬。
这样的反应在大盛大臣中引起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讨论。一种是,葛尔东赞已经是折了翅膀的老鹰,再也飞不起来了;另一种是,此人忍辱负重到了一定境界,必须得杀了才能永绝后患——
“看看布德贡赞!”那些人振振有词道,“如果留下葛尔东赞,他将来就会变得和他弟弟一样!”
皇帝对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