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前车之鉴在,他手下的弟兄们也没胆子追随!”
“嗯!”王洵低声沉吟,依旧拿不准主意。当日他曾经亲口答应替义和公主讨还血债,如今因为形势变化,就要自食其言,怎么想也觉得问心有愧。
民壮出身的魏风想法却跟前宇文至、方子陵两人不太一样,看出王洵内心的犹豫,上前半步,大声说道,“如果大人长期能留在这里做节度使就好了。就不用再考虑选择谁来做大宛王了。这附近的田地我粗略看了看,很肥。 又靠近水源,好好打理打理,养活几十万人都不成问题!”
“胡说!”王洵再度皱起眉头,冲着魏风低声呵斥。“节度使也是说做就能做的?朝廷现在总共才有几个节度使!没事儿带人出去巡城,别再这里跟着瞎掺和!”
“嗯,诺!”魏风被训得一缩脖子,拱拱手,倒退着走了出去。朱五一、万俟玉薤、王十三等人本来想开口,见魏风挨了训,也纷纷低下头,把话全咽回了肚子内。
宇文至笑着摇头,低声道:“其实他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交给谁,都不如咱们自己握在手中放心。大宛节度使这职位有点难度,朝廷那边估计舍不得。但如果请封帅帮忙努努力,咱们自己再上下打点一番的话。凭着咱们破城灭国的功劳,授你一个大宛都督名号,应该不算什么问题!”
“要去你去,我可没心思一直留在这蛮荒之所!”对于宇文至,王洵不能跟其他弟兄那般呼来叱去,摇摇头,笑着否决。
大宛都督这个职位虽然能坐拥一方,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在他心目中,却远远比不上中原一个普通的州刺史。从朝廷角度上讲,也不会让一名武将长期地驻守在同一个地方,慢慢地经营其自家势力范围。
以王洵目前的了解,放眼大唐,除了已经尾大不掉范阳军之外,其他军镇的节度使任期几乎没有超过五年的先例。把大好五年光阴浪费在这儿连中原一个郡城都没法比的地方,整天跟乱七八糟的事情打交道,还不如回到封常清帐下,继续在两军阵前纵马驰骋。。
“我…..”宇文至咧嘴而笑。“我要是有你这种人脉和威望,肯定会留下来。着急回军中有什么好,边令诚只要一天不滚蛋,咱们还得看一天他的脸色!”
“我等有这份功劳在手,边令诚恐怕也不能再像原来一般对咱们为所欲为!”提起当日出使的缘由,王洵便忍不住摇头。如果当日不是边令诚苦苦相逼的话,今年冬天自己恐怕就要在军中平淡虚度。谁曾想到,万般无奈之下做出的一个选择,最后还真被自己闯出了一条路来。
到现在,他已经不太憎恨边令诚,反而在内心深处隐隐对此人有一些感激。不是此人,自己恐怕永远都要庇护在封常清的羽翼下,凡事第一便想到背后的依仗,永远学不会独自去面对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