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就王淑的做派,可以明显看得出来,他对战争的消极态度。
估摸着在临行前,秦宗权没少给王淑交代,这一仗能避则避,不能避也要出工不出力,免得被人当刀子使,平白把将士折损在沙场上。
杨复光见王淑如此做派,很是愤恨,对方一句一个兵法云,看似有理有据,然而沙场征战又不是写文章,哪里是兵法怎么说就怎么做的,要根据敌我情况灵活应变。
杨复光被王淑再三挑衅,大怒道:“王将军这是未战先怯,要带兵返程不成?!”
王淑冷哼一声,不过见众人都对他怒目而视,不好太过做作,略微抱拳道:“末将不敢。”
李晔看了王淑几眼,没怎么说话,不管是王淑还是秦宗权,都是忠武军的内务,他不好随意插手。
“凉你也不敢!”杨复光瞪了王淑几眼,就对军议的众将道:“如今我等与平卢军,共同西征伐贼,要保证军令畅通,部曲行动一致,不可没有统帅。”
说到这,杨复光朝李晔抱拳:“安王是平卢节度使,也是陛下任命的东面行营招讨使,三军主帅之位,非殿下莫属,请殿下不要推辞!”
周岌紧跟着抱拳:“请殿下号令全军,忠武军上下,必定遵令而行!”
平卢军的将领,刘大正、赵破虏、上官倾城等人,见周岌和杨复光如此懂事,都是喜上眉梢,唯独王淑眼睛瞟着别处,好似对此漠不关心。
李晔可没有谦逊多礼的习惯,这沙场征战又不是别的,不需要推辞做作,于是当仁不让道:“既然如此,本帅便担起这份责任。”
他本就是东面行营招讨使,做个统帅是理所应当的事,何谓东面行营招讨使?就是说潼关以东的军队,都要以李晔为首,受他的节制,听他的号令。忠武军本就在他的号令范围之内,此时杨复光、周岌如此表态,则是明确忠武军的立场。
出征方面的大计,李晔之前就跟杨复光、周岌商量过,此时不过是敲定细节,告于诸将知晓。很快,大军出战的计划就明白了,李晔当场点将,颁布军令,主要是划分先锋、中军、侧翼、后军辎重、粮秣征调和转运的职责。
接下来,李晔在许州城外集结众军,祭旗出征。
闲话休叙,且说大军进入山南东道节度使辖地,没有直接去攻邓州,而是先到唐州,把唐州的驻军也划了一部分过来,同时,李晔修书给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让他出兵北上,与大军共击邓州。
邓州本来就是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属州,虽然李晔等人认定,刘巨容不会出兵相助,但既然到了人家的地盘,李晔还要给人家大声招呼,顺便也等于告诉他,如果他没有派兵来与大军汇合,那么攻下邓州后,他就得给大军出粮秣。
大军主力在唐州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