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7)

卫老太以为那沙发同自家包了垫子的硬板凳一样,一屁股就坐了上去,怎料那沙发软的很,直接把人给陷了进去,差点摔了个倒栽葱。

卫老太被吓得心都快飞出嗓子眼了,她一脸惊悚,指着沙发问谢玉书,“这都是些啥凳子,长得古怪也就算了,怎么坐着像是坐在棉花上一样呢!”

谢玉书赶紧解释,“妈,这叫沙发,从国外传过来的,坐着可舒服了,你慢点儿坐,坐上去之后靠着靠背躺一会儿,全身都舒坦。”她边说还边给卫老太做了一个示范。

卫老太将信将疑地坐上去,屁股轻轻接触到沙发垫子,小心翼翼地把后背贴在沙发靠背上,片刻后,她脸上的皱纹都渐渐舒展开来,嘶溜了一口气,道:“哎,你还别说,这沙发坐着真挺舒服的哈……”

真香!

第44章

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 人生地不熟, 卫家人想唠也找不到人, 孩子们还好, 睡了一觉就对这边熟悉了,要么被家里人拘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学习写作业, 要么就穿过后院那个小门去山上玩‘探索游戏’。

大人们的事情就多了去了,新搬到一个家里来,处处都得收拾,李兰子她们妯娌三个还抽空领着卫国健去蓉城转了几圈, 让卫国健给她们充当翻译,她们置办了不少过年的东西。

在卫家人的‘不屑努力’下, 好端端一个西洋小别墅就被鼓捣成了中西合璧的不伦不类模样。

卫老太嫌弃人家留下来的立柜里装不了太多衣服, 索性将自己从家里搬来的漆红色樟木箱子也放到了屋子里, 如果不是全家人都拦着不让,卫老太估计还琢磨着在一楼的卧室里给自己盘个大炕睡。

李兰子、张春芽与姚翠芬的审美也被卫老太给带的跑偏了,妯娌三个把人家原主人留下来的花盆中全都种上了菜, 原先门口摆着的两个枯死的盆栽全被挖了, 一个种了大葱, 一个种了香菜, 还有一些小花盆里也被种上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谢玉书抽了个空,带着八个孩子去部队的子弟小学找校长报道了, 还是当初给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开转学证明的校长, 当时这位校长十分不理解谢玉书的行为。

他想不明白, 放着部队子弟学校这么好的地方不念, 谢玉书为啥非要把孩子送去一个从没听过名字的山旮旯小学去?

可现在看到长得高高壮壮的卫国健与卫国康兄弟俩,子弟学校的校长懂了,感情是那山旮旯小学的油水多,能让孩子们吃饱啊!

在这个普遍不重视教育的年代里,谢玉书有这样的想法,子弟学校的校长也不是不可以理解,就是觉得有点惋惜。

他同谢玉书说,“转学回来可以,咱这边的教室课桌都有空闲的,但是该转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