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个清楚,若是让朕知道谁在背后污蔑皇姐,必要重重治罪。”
岳丞相道:“陛下英明,长公主名誉事关重大,只是流言在民间口口相传已久,法不责众,怕是很难找到攀污之人了,依老臣之见,不若请长公主遣散门客以正清誉。”
世家之辈无不点头称是。
“岳相所言思虑周全,即全了公主的名声,也安了天下百姓的心,不失为一良策啊!”
“臣请陛下恩准长公主遣散门客。”
“请长公主为天下女子做表率。”
霎时间大殿上又跪了一地臣子。
这时,悠悠醒来的何印明一步一颤,踏入大殿后膝行至御前。
“陛下请恕臣擅自上殿之罪。”
他跪在地上老泪纵横,“臣的女儿虽不是博览群书,却从小便熟读《女则》《女戒》。此次她自缢保全名节,臣虽心痛,但也欣慰她知礼守节,为我何家宗族女儿立了榜样。臣本不敢恩将仇报,可长公主行事委实荒唐,谁家女子会礼遇数十门客,还都是男子?两厢比较之下,臣更是心痛我这规规矩矩的女儿啊!”
“请陛下下旨遣散公主府门客,以全公主名节!”
萧洵光年纪尚幼,怎能抵挡这些世家大臣的步步相逼?无奈之下他只能拂袖而去,留下一句日后再议匆匆退朝。
岂料不少大臣步步相逼,以萧云皎的作风为由坐在廊下绝食相逼,大有“你不答应我便是逼我去死”的架势。
御书房内,吕绪文慢慢吹着茶碗中的浮沫,饮了一口才抬头看向焦急地踱来踱去的萧洵光。
“陛下,为帝王者,切忌让臣子看出您的心事。有道是“喜怒不形于色,好恶勿让人知”您今日可没有做到啊。”
萧洵光停下脚步,“可是,他们拿皇姐生事。”
吕绪文摇摇头,“陛下想想,为何今日他们要拿公主的作风生事?这样做对他们有何好处?”
萧洵光思量一番,“皇姐前些日子拿捏了陈秧的错处,查出他几宗罪名,他们其中有人和陈秧有勾结,怕皇姐再查下去?”
吕绪文点头,“陛下能想到这一层,想来是用了心的。”
“不过,陈秧之事,毕竟是盖棺定论的,背后之人必定已然粉饰太平。若陛下今日发难,长公主会有何惩处?”
萧洵光细想了想,“最多不过罚几月俸禄,禁足思过几日禁足?”
“难道他们是想将皇姐困在公主府,不让她继续当朕的耳目,不让朕看到他们接下来要做何事?”
吕绪文捻须笑了,“陛下所言甚是。”
此时御书房门外也传来一道悦耳的声音——
“还算是孺子可教嘛,不给我萧家人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