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把抱住了滔滔不绝的箫云皎。
“阿姐,你说的我都记下了。”
他仰起头,“这些我都会做到的,你不要死好不好?”
箫云皎看着他含泪的眼睛,强迫自己硬下的心肠再也硬不下去了,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发。
“你头发软,心肠也软。阿姐相信你一定会是个好皇帝的。”
箫洵光哽咽出声,“阿姐,你真的吓死我了,为什么要假死啊?”
箫云皎拉着他坐下来,“信上说不清楚,我们在嘉州发现了私铸兵器的矿洞,还有扮做山匪的私兵。这些都是起兵谋反的重要准备,我怀疑……有人要谋反。”
箫洵光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镇静了下来,“知道是谁要谋反吗?”
箫云皎看向沈煜舟,示意他接着说下去,自己到了杯茶先喝了两口润了润干燥的喉咙。
“我们在山里看到了岳家的族徽,敬王也和岳家来往甚密,有很多官员都是他的门生,很难确认究竟是谁在谋划这一切。”沈煜舟看了看那口棺材,“所以才要让公主由明转暗,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人放松警惕。”
山雨欲来。
“朕明白了。”箫洵光听了一会儿,心里突然涌上了一片愧疚。
阿姐和煜舟哥哥在嘉州九死一生,多少明枪暗箭都冲着他们去了。而他在京城却不能做好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连奏折都批不好。
他低下头,再抬起时眼底已经是一片坚定,“阿姐你赶快乔装出宫吧,不用再替我操心了。余下的,朕会安排好的。”
宫里毕竟眼线多,若不是为了让他安心,箫云皎也不用冒险跑这一趟。
听他这么说,箫云皎心里有了一些欣慰,又交代了一番便换了件太监的衣服跟着沈煜舟一起出了宫。
那副空的灵柩便留在了紫宸殿,因为陛下“悲痛万分”,不顾百官反对也要下旨要把停灵的地点就设在紫宸殿,整日亲自焚香祭拜,从不假手于人。
寿安宫里头也一样香烟袅袅,不过这香却不是送亡者升天祷告祭奠之用,而是供着一尊白玉雕成的观音。
“哈哈哈哈……”崔太妃把手里的香插进观音面前的香炉,又放肆的笑了好一阵。
“箫云皎,你也有今日。”
“哈哈哈哈哈,你贵为长公主,一人之下又如何?如今,不还是躺在棺木里头的死尸一具?”
身旁服侍的宫女止不住的哆嗦,恨不得自己没有长那两只耳朵。
“走,”崔太妃笑够了,对下人一仰头,“我们去紫宸殿拜祭一下这位长公主殿下。”
她禁足解了之后这还是头一回出门,特意穿了一身素色绣梵文的长裙,头上也只简单的带了两支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