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2 / 4)

“既然崔太妃神志不清了,那没个人照顾她也不方便,陛下不如让敬王留在京中亲自照看?”

箫洵光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她的意思,顺水推舟道:“朕也不忍你们母子分离,这样吧,敬王就留在京中照看太妃,朕会命人去南境把王妃也接过来,你们便一家团聚了。至于南境的边军……就不劳敬王费心了。”

敬王心里一惊,立刻懂了这是让他在兵权和母妃里头选一个。他看了一眼浑身是血,神情颓丧的崔太妃,咬牙低头道:“谢陛下隆恩。”

箫洵光略一抬手,组织了他正准备行的礼,“都是萧家血脉,不必如此。朕会派两个太医常驻你府上,若是太妃大好了,还是能回宫颐养天年的。”

箫云皎意外的看了箫洵光一眼,没想到他竟然能考虑周全至此。

这话中意思便是——虽然你不是父皇生的,但是毕竟大家都姓箫,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别有什么想法。这个崔柔想疯就让她一直疯着,如果好了,我可随时都让她再回来关着。

敬王想要崔柔的命,只得垂头,“多谢陛下。”

他带着崔柔和两个太医离开了紫宸殿,可殿中的事情却还没有结束。

岳池岳清颤巍巍的跪在殿外,简直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终于殿门打开,一个小太监走出来传召他们。

岳池岳清对视一眼,毕恭毕敬的进殿重新跪好。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要和裕王为伍,并且岳丞相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可长公主的门客找到了他们说的那番话,让二人简直胆战心惊。

“你们的家主和裕王共谋多年,岳家得到了什么好处?”

“私矿的钱入了裕王的账,可一应器具上刻的全是岳家的族徽。”

“他承诺你们的那些,如今实现了什么?难道你们还想步崔家的后尘不成?”

“不妨告诉你们,裕王若成了事,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把你们这些谋害陛下的‘贼子’正法。毕竟这样——他的皇位才能坐的稳不是?”

这个人的言辞并不是多么的高明,但却让他们一直摇摆不定的心更加倾向于退却,在沈煜舟去而复返找到他们的时候,这种退却更是达到了巅峰。

这才有了黒甲军被调换这一出戏码。

“岳池,岳清。”箫洵光一开口唤回了二人的神志。

这个年轻的帝王面上已经褪去少年的青涩,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浓浓的帝王威严,叫人不敢直视。

“罪臣在。”二人以头抢地。

“这份折子上,写着岳家一十二条罪状,你们可要看看?”箫洵光拿着一本奏折问道。

二人不敢言语,箫洵光便让身边服侍的太监一条条念给他们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