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第7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3 / 7)

水镇、兴隆庄、吕宋、婆罗洲、爪哇。”

朱翊钧首先说了开海后,福建百姓的选择,福建的梯田实在是太难种了!如果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如茶叶、咖啡等物还好些,有得赚,若是梯田种粮食,很容易得不偿失。

爪哇那两年九熟的土地,就是福建人素未谋面的故乡。

但过去受限于航海技术,出海的风险过大,但随着大明造船技术、天文学的蓬勃发展,前往爪哇,已经不再那么危险,至少收益远超风险。

这还只是福建出海人数,在十四年持续开海中,大明共有超过三百万人出海谋生,整个南洋,全都是大明人的影子,而且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

冯保赶忙说道:“陛下,出海只是一条生路,还有条生路,是入官厂、民坊做工。”

“得益于海外贸易的繁荣,陛下大笔白银的投入,大明沿海诸省,都有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这些作坊活是苦了点,但总比饿死要强。”

“咱大明百姓勤奋,他们最怕的是闲下来,这人一旦闲下来,就是游手好闲了。”

冯保将一个茶杯举起来,说道:“这入坊做工是茶座,这出海是茶盖,夹在中间的是势要豪右、乡贤缙绅这些肉食者,百姓一旦有了出路,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逐步瓦解,势要豪右、乡贤缙绅,就不可能予取予夺了。”

“要把百姓留在田土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减租,不让利,百姓就跑了,而减租意味着田土产出减少,兼并来的田土,收回成本的时间,太长了。”

冯保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申时行能干,而且很能干的循吏,但主要还是时势造英雄。

旧的生产关系在崩溃,是从松江府开始,蔓延到了浙江和南衙,而且从沿海向着内陆蔓延,这是万历维新的成果。

不是皇帝带领大明上下,振兴大明,创造了条件,申时行真的做不到。

守旧的地主们,渐渐发现,他们不能再蛮横的欺辱佃户了,把佃户当做奴仆去压榨,把手伸向百姓米缸里最后一把米了。

因为佃户们心一横,上了去往南洋的船,地主们就永远失去了一个佃户,失去了一个劳动力,土地开始抛荒,那兼并来的土地就成了荒地。

即便是减租,废除贱奴籍,依旧无法阻拦这些佃户们铤而走险。

因为只要上了船,到了总督府,任总督驱使,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田土。

大明开海,不仅仅是为了那点银子,更是为了田土。

一旦减租,就代表着土地收益减少,代表着兼并收回成本的时间过长,乡绅们兼并田土的动力就会减少,还田令推动的阻力就会大幅减少。

朱翊钧在纸上写写画画,点头说道:“旧有的生产关系崩溃,这些个乡贤缙绅声量最大,若是只听他们的说,这大明是江河日下,很快就要亡国了,世道怎么变成了这样,大环境越来越差,不让他们作威作福的欺压百姓,就是环境变差了?”

“你说的有理,浙江还田令的顺利推动,是旧有生产关系崩溃的结果,但,朕要说的是,能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已经是很难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