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养一方人

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养一方人(3 / 7)

缺少丁口,可以送到桃吐山去挖;百丈以下的采煤,也缺少苦力;

实在不行,送到绥远去种土豆,种牧草去,总之,不会浪费倭奴这些劳动力。

“陛下,万宗伯今年恐怕不能来贺岁了,昨天感了风寒。”冯保小心提醒陛下,万士和的情况可能不是太好。

万士和是病退的,退休生活还算惬意,可是这老人一生病,而且是年关附近,恐怕,会有噩耗传来。

朱翊钧沉默了下说道:“遣大医官去看看。”

他不打算亲自前往,不是怕什么晦气,当初朱希孝、俞大猷、谭伦、石茂华等人走的时候,朱翊钧就登门去探望,但那都是最后的时刻了,他怕自己去了,耽误大医官的治疗。

迎接皇帝要做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礼仪过于繁杂,影响病人休息。

腊月三十傍晚,朱翊钧在通和宫接见了贺岁的大臣,今年和往年一样,只不过张居正从宜城伯变成了宜城侯。

朱翊钧让皇长子朱常治出席,接见了大臣们,朱常治明年就要开始入学了,这算是东宫出阁读书。

老师还是张居正,如此一来,张居正就可能成为三任帝师。

出阁读书就代表着实质性的太子地位,这是自嘉靖年间确定的传统,皇帝的态度非常明确,不打算破坏嫡长继承制。

但朱翊钧没有册封太子,朝臣们也直接沉默,对这件事不闻不问。

这个问题,君臣早就达成了共识,朱翊钧还是要南巡的,监国留守是潞王朱翊镠,朱常治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处理不了庶务,一旦册封了太子,朱常治就要监国。

六岁的孩子监国,朱翊钧南巡的路,决计无法顺利。

张居正从宜城伯变成了宜城侯,是年前的事儿。

在原本的历史线里,万历十四年起到万历二十九年,失去了张居正保护的万历皇帝,君权和臣权开始了直接的冲突,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就要开始了。

万历皇帝在国本之争中,孤立无援,他一个人跟臣子们斗法,而且还没有赢。

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这些内阁首辅,六部二十余位尚书、侍郎,京城六部都察院超过三百多名官员,宁愿被罢免,也不肯支持皇帝的决策,不仅仅是不支持太子之位,还有其他的各种决策。

万历皇帝清算了张居正之后,臣子再也不会为皇帝冲锋陷阵了。

嘉靖初年的张璁、嘉靖中晚期的严嵩、隆庆年间的高拱、万历初年的张居正,这些首辅无一例外,都会想方设法的帮皇帝完成自己的企图,无论是新政,还是钱粮,哪怕是冒着天下大不韪,也要把皇帝真正关切的事儿办了。

但自万历十年起,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清算,张居正的求荣得辱,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后来者,哪怕是位居首辅,也要考虑下后路了。

给你皇帝冲锋陷阵,不见得能有个好下场,但遵从官场的惯例和集体意志,一定会有好下场。

现在张居正还带着大明臣工到通和宫贺岁,依旧是稳居首辅之位。

过年前皇帝还去蹭了顿饭,对外表明师生和睦,皇帝过年前还下了道圣旨,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