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

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欲失,人不衣食,君臣息(4 / 7)

且取得了巨大优势,差一点鲸吞整个朝鲜。

大明出兵干涉后,倭国相继在平壤、开城、汉城大败亏输,在胜利的天平完全倾斜向大明,战场对倭国完全不利的局面下,倭国提出了议和。

倭国承认了中国是文明的源头,倭人从中国学到了文字、行政和宗教,所以倭国就诞生了。

国策是错误的,织田信长承认战败,并且愿意退出朝鲜战场来换取和平,同时,织田信长的国书中,强调了大明和倭国关系源远流长,并且保证了不会重复过去错误决策。

朱翊钧拿起了奏疏说道:“织田信长在国书中,说起了倭国人起源于秦朝方士携童男童女,东海寻访仙山的故事。”

“朕非常反感这种说法,同样对于倭人而言,倭人也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

“当然,朕对这件事无法认同,因为朕无法接受所谓的汉人后裔数典忘祖。”

“他的所有请求,朕无法答应。”

朱翊钧做了批复,织田信长确实挺不要脸的,直接把倭国起源定性为了徐福东渡,讲起了一衣带水睦邻友好的叙事。

朱翊钧直接否定了这种渊源,虽然没说脏话,但意思非常明确,别来蹭关系!恶心!

“有意思,织田信长收到的战报,恐怕不是真的战报。”朱翊钧做完了批注,笑着说道:“前线隐瞒了许多事实,让织田信长以为朝鲜战场仍然是相持阶段,以为还是一个筹码,来换取一些东西。”

“但朝鲜战场不是筹码,是朝廷故意留下来训练新式战法,并且持续对倭寇放血的伤口。”

“而且,他怎么可以干涉自由贸易!”

织田信长眼里的朝鲜战场,应该是僵持,所以他才觉得是筹码,这是前线给他战报塑造出来的。而前线也多少有点拎不清,以为这种拉锯和反复,是大明军对倭式城堡毫无办法;

但羽柴秀吉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大明军在用倭寇磨刀,根本就没有用全力;

站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就会完全不同。

织田信长希望用撤兵来换取大明对他政令的支持,希望长崎总督府制定船引制度,限制到长崎的倭国船只数量。

织田信长制定了一国一城的章程,就是一个令制国只能有一个城池,那么倭国内海那么多的港口城镇,就会在这条政令下作废,每一个地方只有一个大型港口城镇,这样一来,能够缓解倭国的内部矛盾。

在织田信长看来,这是个不错的提议,符合大明利益,也符合倭国利益。

大明得到了朝鲜,倭国内部矛盾彻底纾解,合则两利,斗则两害。

但织田信长的命令,干涉了自由贸易,这是大明决不允许发生的事儿。

朱翊钧和大明廷臣,在短时间内,并不想改变朝鲜战局,所以织田信长请和的国书,得到了明确的回应。

四位辅臣也贴了浮票,认为前线的事儿应该多听听前线的意见,凌云翼和戚继光没喊停,朝廷也没必要喊停。

尤其是大明不必再运送过多的粮草到前线的前提下,这一仗的确是大明最省钱的一仗了。

“陛下,王谦来了。”一个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