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民间蓬勃发展,朝廷刻板守旧,最终怕是朝廷要被民间远远甩在了身后。”
“当朝廷成为了生产力进步和生产关系改变的阻碍时,朝廷还能维持多久呢?”
“王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王谦面试探性的说道:“朝廷之所以争不过民间,其实就是两个原因,俸禄少和升转无望,一辈子也就一个户部的吏员。”
“人嘛,恃才傲物,有些才华就一定会有傲气,一辈子做吏员,指定不乐意。”
“陛下,臣有个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其实当官,俸禄不重要,主要是权力,有了权,就不愁钱的,就看胃口大小了。”
“能不能给愿意报效朝廷、表现好的院生,一个特赐恩科进士的身份,然后到彝伦堂,聆听圣诲,观政两年后,转为官身?”
“咦?”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详细说说。”
王谦能考中进士,还能把燕兴楼那么多的聪明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能力是没问题的,就是品德上差了点,他的意思是,给皇家理工学院的院生,打开上升通道。
朝廷的优势从来都不是钱,而是权。
王谦面色凝重的说道:“我爹有点太想当然了,他说要把乡贤缙绅的优待直接取消,也不怪元辅反对他了,他太急了,这种政令制定出来,也无法执行。”
“陛下圣明,至仁至智,可以周天下诸务,至诚至性,可以通天下之情,但陛下之势,不能遍天下之人,故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以治天下。”
“乡贤缙绅优待的源头,是所有的大员,都出身乡贤缙绅,本身就是优待的一部分。”
皇帝再厉害,再英明,也是一个人,所以才会和百官一起治理天下。
王崇古要直接削减乡贤缙绅的待遇,最先反对的一定是天下百官,政令被广泛反对,就无法推行。
要彻底瓦解乡贤缙绅的优待,需要瓦解源头,更加直白的说:如果无法把科举制废除掉,优待就不可能废除。
王谦低声说道:“九龙大学堂毕业弟子,愿意为朝廷效命,靠考成法获得特赐恩科进士,到彝伦堂,聆听圣诲观政两年,便可以入仕为官。”
王谦的意思是,打开新的人才晋升通道。
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说道:“你不要对别人说,这是你提议的,朕来推动,你扛不住。”
王谦要干的事,大抵就是,一令开天门,万道震乾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