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
一旦暴力失控,从最开始的搜查变成了索要财物,再到抢劫勒索,再到杀人越货,最后变成了我不杀人,别人就比我抢的多的场面,最后演变成为屠城,所以调用暴力,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暴力失控。
南衙住着二百三十万丁口,一旦开始屠城,那就是尸山血海,而其中案犯,也就只有622家而已。
带领南衙缇骑、军兵搜查的是海防巡检,海防巡检胸前都带着三寸团龙旗贴,他们负责具体的抓捕执行,如果军兵无故杀人、索要财物,会被扭送被镇抚司。
有什么话,对陛下说去吧。
这三寸团龙旗贴,可不是普通军兵能够佩戴的。
一个墩台远侯、海防巡检,要为皇帝在草原、在海上卖命三年,才能得到,这是证明忠诚的标志。
当然还有个办法,就是加入陷阵先登营,进攻山城,就可以获得一枚这样看起来无足轻重的旗贴了。
它真的很轻,就三分重,但它代表着忠诚,也代表着在极端事件中的立场和倾向。
这也是士大夫们十分难以理解的一点,一个无足轻重的旗贴,值得让一个人,为素未谋面、从未见过的皇帝陛下效忠吗?这样的旗贴,他们要生产多少,就有多少。
士大夫永远不会想的是:在陛下振武之前,多数的军兵,哪怕是墩台远侯,也领不到足饷,能领个半饷已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皇帝假装发饷,军兵假装打仗;
在战场上厮杀,凭借着战功,升到了普通军兵仰望的指挥使,指挥使却被文臣不经审讯、不加调查、没有理由、只是可能这些理由,直接杀死在了大庭广众之下,连军功晋升的武将,都能如此轻易杀死,那普通军兵的地位可想而知;
死丘八、好男不当兵之类的风力舆论,更是把军兵踩在了社会的最底层,连贱籍、娼妓都不如;
而最近,陛下刚刚给墩台远侯、海防巡检涨了一轮俸禄,就是很无缘无故、毫无理由、毫无征兆的加薪;
陛下每年都要去大兴县南海子慰问牺牲后的墩台远侯、海防巡检的家眷;
在北衙的京营、在松江的水师、在三都澳的水师老巢,有专门的军兵学院;
此次入朝抗倭作战,军兵牺牲之后,太子都愿意扶柩送往忠烈陵园亲手安葬。
三寸团龙旗贴连一钱银都不值,但它背后代表的含义,却比万金还重。
士大夫会问,为何这些海防巡检,会对素未谋面的陛下如此忠诚?但士大夫从来不会想,对于军兵而言,每日操阅军马从不懈怠的皇帝陛下,对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是皇帝的自我救赎和对穷民苦力的救赎,对大明江山社稷的救赎。
在张诚如此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之前,南衙士大夫们对暴力的最大想象,也不过是府衙里的杀威棒,上一次如此直观的暴力,还是在永乐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那已经是一百八十多年前的事儿了。
现在,南衙的士大夫们终于回忆起了,被封建铁拳支配的恐惧。
“嘭!”
响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划破了寂静,烟在空中猛然炸裂,洒下了一股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