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3 / 5)

民世居此处。”手指身后影影绰绰的一片房舍,眼圈微红,“就是那儿,小梁村。”

孙膑的目光转向小梁村,凝视有顷,转对老人:“看样子,你们是一家人。”

老人点头,指点众人:“这是犬子,那是长孙,边上两个孩子是他的弟弟和妹妹,车上的是贱内和小孙女,埋头的是儿媳。”

孙膑望着一家老小,再看看他们车上的破烂家当,心中一酸,声音有些哽咽:“请问老丈,你们欲去何处?”

老人长叹一声:“唉,这年头,又能到哪儿,还不是讨口饭吃?”

孙膑指着车上的耕具,惊讶地问:“既然是去讨饭,老丈为何带着耕具?”

“官人有所不知,我们这些贱民,不种地谁给饭吃?”

“老丈是说,你们这是外出种地?”

老人点头。

“敢问老丈,欲去何地?”

“远喽!”老人指着西边的天际,“就在那儿,河西,老魏地!听说那儿有条活路,村里人都去了,草民这也过去看看。”

“这……”孙膑大惊:“河西离此隔山隔水,少说也有千余里,你们……你们为何不在此处耕种,要走那么远呢?”

老人上下打量孙膑一眼,缓缓说道:“看来官人不是本地人,一点也不知情。不瞒官人,草民世居小梁村,今日却是住不下去了。几年来,官家频出告示,家中壮丁,以前是三抽一,去年改作三抽二,田里所收,以前是十抽三,去年改作十抽五。今年大旱,田里颗粒无收,一家老小连吃的也没了,可官家仍出告示,赋税照纳。官人你说,这日子,叫草民怎么过呢?”

“这……”孙膑心里一揪,“外出种地,赵地、韩地、楚地、燕地哪儿都可,你们为何偏去秦地?”

“官人有所不知,”老丈应道,“听人说,秦公诏令,垦荒归己,十年不抽丁,五年不纳税,逾过这一期限,丁四抽一,赋十抽一,小梁村四十多户,全都去了,草民是最后一家。唉,都怪草民恋窝,误了家人呐!”目光扭向小梁村方向,“小梁村养我育我几十年,列祖列宗的尸骨都在村头,一朝弃之,叫草民如——如何舍得!”

话至此处,老人泪如泉涌,跪在地上,朝小梁村方向连拜数拜。

孙膑眼中噙泪,转身对身后的太子:“殿下,请借二金一用。”

太子申转对军尉:“拿五金来!”

孙膑接过,将五金双手捧予老人:“老丈,此行路途遥远,这点盘费您老收下,莫让家人途中饿了肚子。”

老人不可置信地看看孙膑,又看看太子,双手抖颤着接过金子,连拜三拜:“请问恩公高姓大名!”

孙膑扶起:“老丈,您不必问了,快点赶路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