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4 / 6)

“大人放心,”陈轸亦拱手道,“在下虽是不才,却知好歹。柱国大人待在下亲如手足,在下焉能不识长短?”

“识长短就好!”昭阳笑了,“不瞒上卿,此战虽是兵败陉山,从长远来看,昭某的确利大于弊!眼下项城未失,景合又死,昭某未添一兵一卒,仍与庞涓那厮鼎力对峙数月,在陛下面前也算有了解说。如若不然,此番面见陛下,昭某唯有饮剑服罪的命了!”

陈轸呵呵亦笑两声:“老聃云,‘祸兮,福之所倚,’说的就是大人了!不过,柱国大人若要完全化祸为福,还需行施一计。”

“哦。”昭阳急问,“是何妙计?”

“你们荆人若是自行请罪,该行何方?”

“视罪大小而定,轻者赔礼道歉,重者肉袒膝行,背负荆棘。”

“若是这样,柱国大人最好要受一番苦楚,来一个肉袒膝行,负荆请罪。”

昭阳似是豁然开朗,朝陈轸拱手道:“嗯,是了!”又思一阵,连连点头,“是了,是了!在下早将景合违命一事表奏陛下,同时奏明在下战果,破宋人关隘一处,破宋城二十余座,斩首宋人数万,后又回兵力保项城,重挫魏军,数月以来,使魏人不敢逾前半步,功莫大焉!此番面君,在下居大功而不表,反而肉袒膝行,负荆请罪,陛下还不——”想到美处,哈哈大笑起来。

陈轸贺道:“柱国大人以退为进,前程无量!”

昭阳拱手谢道:“若有进取,也是上卿之功啊!”略略一顿,敛起笑容,“上卿大人,莫说这个了。在下回来,所以急召上卿,是另有大事相商。”

“可为越人袭境之事?”陈轸直点主题。

“正是此事。”昭阳点头,“上卿想必看到了,眼下局势甚是危急。越人兵分两路杀来,气势汹汹,陉山那边又被魏人缠上,一时三刻难以脱身,陛下这又紧急召我,在下是首尾难顾,左右支绌了!”

陈轸微微一笑:“区区越兵,何足挂齿?”

“哦!”昭阳眼睛大睁,身子前倾,“敢问上卿,可有良策教我?”

陈轸俯身向前,昭阳会意,亦倾身相凑。

陈轸耳语有顷,昭阳频频点头,脸上渐渐浮出笑意。

第二日晨起,天刚放亮,昭阳就梳洗已毕,驾车直驱章华宫。

辰时刚过,昭阳赶至三休台下,依陈轸之计,脱去上衣,露出裸背,吩咐下人将自己双手反绑,裤角挽起,裸出两个膝盖,背上又插数根荆棘,缓步登上三休台。

早有宦人报入,内宰闻报迎出,将他引入观波亭。

距亭三十步远,昭阳两腿一曲,肉袒膝行,一步步跪至观波亭上,在威王前面三拜九叩,泣道:“罪臣昭阳叩见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