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4 / 5)

苏秦却将眼睛望向子之,拱手推托道:“若论外患,子之将军最是清楚了。”

子之见文公亦望过来,拱手应道:“回禀君上,我东有蛮胡,北有戎狄,西、南有赵与中山,南有强齐。除此之外,并无他患!”

燕文公转向苏秦:“燕国外患,可如子之将军所言?”

苏秦点头:“正是。”转向子之,“方才所言诸患中,将军可惧胡人或戎狄?”

子之坚定地摇头:“胡人、戎狄不过是野毛子,虽有骚扰,不足为惧。”

“将军可患中山?”

“中山一向惧赵亲燕,并无大患。”

“将军可患赵人?”

“也不惧他。”

“将军可惧齐人?”

子之沉思有顷,低首不语。

“如此看来,”苏秦又是一笑,“外来诸患中,将军这是一无所惧了。”

“不不不,”子之连连摇头,“就眼下而言,齐人尚不足惧,但就长远来说,齐人是我大敌。”

“子之所言甚是!”燕文公连连点头。

“将军,”苏秦话锋微转,“暂不说齐国,单说赵人来攻,将军该当如何?”

“引军拒之。”子之不假思索地回答。

苏秦再次点头:“嗯,将军这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再问将军,假使将军引军拒赵,胡人趁机袭后,又该如何?”

“分兵拒之。”

“狄人再来呢?”

“这……这不可能!”子之显然急了。

“子之将军,”苏秦微微一笑,“常言道,祸不单行,天底下没有不可能之事。治国也好,将兵也罢,上上之策是防患于未然,不排除任何可能。”

苏秦所言是世间常理,子之垂头不语了。

燕文公沉思有顷,抬头问道:“苏子方才所说的国无长策,可在此处?”

“正是。”苏秦转向文公,“方今天下,唯势唯力。自古迄今,小不欺大,弱不凌强。燕国不惧东胡、北狄、中山诸国,皆因诸国势小力弱。燕国不惧赵人,因赵、燕势均力敌,抗兵相若。燕国暂时也不惧齐人,因齐西有三晋,北有强楚,眼下尚无余力北图。然而,这些皆是暂时之象,非未来远景。圣君治国不求近安,求的是长策远略。”

“苏子所言甚是,”燕文公听得兴起,连连拱手,“苏子有何长策,恭请赐教。”

“赐教不敢。”苏秦亦还一礼,动情道,“草民以为,自春秋以降,天下列国,唯以势论。势弱者图存,势强者争雄。天下有大国者七,燕势最弱。堪与燕势比肩者,唯有赵、韩二国。除此二国,燕或与齐战,或与魏战,或与秦战,或与楚战,皆无胜率。燕国独惧齐人,不惧秦、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