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上的李玉瑾嘴角微微上扬,一箭双雕,不,这是一箭n雕!
在路上他也听说流苏城损失惨重,并且倭寇金进兵的城镇,大唐百姓大多被屠杀殆尽,李玉瑾不是不受良心的考责,但是他坚信这些牺牲只是为了唤醒民众的抗倭决心,唤醒大唐的龙威,此时牺牲了也可以避免更大的牺牲。
李玉瑾看着满目苍凉的城镇,听着啼哭亲人故去的哭声,说道:“我会给你们报仇,屠尽倭寇给你们报仇!”
在泉州等消息的苏琳消息很灵通,知道倭寇退去,苏琳却眼珠一转,叫来了仆从低声耳语几句,仆从诧异的看了苏琳一眼,“您这是?”
“我想为泉州百姓做点什么,这不是最好的机会么?”
“可万一被人知道?”
“倭寇是不是退兵了?”
“是。”
“那我有什么怕被别人知道的?外面消息满天飞,我说过什么么?”
苏琳神色无辜:“我只是个等广陵王平安回来的女子,很弱小,什么都做不了。”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以后六点没更新,大家就别等了,桃子尽量保持日更,
☆、第六十二章 入v更新
泉州流传着倭寇撤退的消息后,泉州官员也好,百姓也罢无一不喜笑颜开,可随后又有各种各样似真似假的传言,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倭寇进兵的方向转为了泉州,如此一来,泉州比当初倭寇包围流苏城还要人心惶惶。
泉州总兵留下的方案被泉州知府采用了,只等着倭寇前来,他就引清水倒灌。
那一片盐碱地旁边也有几块很肥沃的良田,而那些良田的主人是致仕归乡的帝师,因此即便有明智的官员想要引水倒灌盐碱地,也不敢在帝师尚未故去的时候做,而且引水倒灌牵扯了多个衙门,有河道等等官员的推诿反对,想要让盐碱地变成良田非常的困难。
泉州知府也是有心捞点政绩的人,猛然听到泉州坊间这种传闻,他灵机一动,可以借着倭寇退兵引水倒灌。
这个方案是泉州总兵提出来的,人手也是泉州总兵留下的,即便将来致仕的帝师找麻烦,也会找泉州总兵,同他干系不大。
况且泉州总兵驰援流苏城战功显著,指日高升,泉州总兵吃肉,泉州知府也可以分得一杯羹,引水倒灌的功劳,泉州知府也可以得到一部分好处的,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啊。
盐碱地变良田,这是谁也抹不去的政绩,泉州知府心动了,因此倭寇即将紧逼泉州的消息越传越厉害。
苏琳除了在最开始时候让人传了几句话外,她没有再做多余的事情,记得泉州这块盐碱地坑死了很多的百姓,直到十年后李玉瑾路过泉州,他平衡了各方面的关系,引清水倒灌,也由此解决了泉州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