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3 / 6)

了大量淮军,而且还利用他内阁总理的职务,强力压制的南方八省的扩兵计划,导致了南方八省兵多枪少,武器落后,部分军队中竟然是两个士兵共用一支步枪,火炮数量更是远远少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现在唐健唯一能够依仗的就只有北洋舰队的舰炮,然而,仅仅是岸炮,这次作战的主要还是要靠陆军。

唐健最大的遗憾就是北竹岛秘密基地被毁,不仅飞艇空军全军覆没,而且北竹岛的数年以来累积建设的研究设备和研究资料也尽数被毁,唐健的发动机计划因此被无限期搁浅。

其中,最让唐健担心的就是装甲车,当时北竹岛被袁世凯攻占的时候,研究装甲车的研究室在匆忙之间并没有被柳文清毁掉,那么,那些关于装甲车的研究资料此时也应该也全部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在这其中,还有十辆实验装甲车的样品。

假以时日,这些资料和样品在袁世凯的手中必定会成为大害,他袁世凯只要集中人才,完全有可能在不久之后将这些装甲车量产,到时候,对于缺枪少炮的国民革命军来说,是个致命的打击。

让唐健欣慰的就是,柳文清匆忙撤退的时候将北竹岛内的专家们全部提前安全转移了,欧阳彦青也安然无恙。

现在新的科研基地正在田阿登的带领下逐步重建,只不过想要恢复到原来那样需要不短的时间,而现在的唐健最缺的就是时间!

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唐健只有另辟蹊径来解决这些问题。

军中无大将,那就尽力培养军事人才,缺枪少炮,那就到袁世凯的地盘去抢。

唐健必须以仅有的力量和袁世凯打持久战,争取时间让田阿登将科研基地重新步入正轨,研制出新式的武器并尽快的投入量产,这样才有可能和袁世凯抗争下去。

严复见唐健一直沉思不语,便又说道:“司令,有个好消息,你听到之后一定很高兴的。”

“哦,什么好消息?”唐健回过神来,问道。

“司令,知道孙万龄这个人么?”严复问道。

“知道,孙老将军威名远扬,甲午时期就是他在荣成白马河,以少胜多,大败日军,白马河一战是甲午时期清军唯一的一次胜仗!怎么?有他的消息?”唐健问。

“对,孙万龄如今在袁世凯麾下,任武卫中军统领,前些日子他给我来过一份电报,他说不愿意在袁世凯这样的小人手下打仗,他一直仰仗司令,希望能够转投司令的麾下,不知道司令是怎么想的?”严复问。

“好啊,欢迎,当然欢迎,如果有孙老将军相助,那我们岂不是如虎添翼!”唐健高兴还来不及,肯定是迫切欢迎,孙万龄这样的悍将,正好可以帮助解决他现在的困境啊!

“司令,你可知是谁在其中牵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