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事儿,苏采青已经有了几分把握了,根据梁启恒透露的消息,教育界已经广泛讨论这个事情了,连蒋校长也主动对苏采青表示了支持。
如果教育界的人推动的话,政府肯定会注意到并重视这个事情的。
速度快的情况下,苏追弟来城里读书也就是下半年的事情了。苏采青想了一圈,决定这次去看看有没有昆虫类的图画书,给曹小旺买两本。
事情想多了,苏采青掏出笔记本和笔来,将自己准备做的事情,一一写了上去。
现在进购布料的事情,苏二壮和苏根妹也能负责了,苏采青更无须对服装生产的事情操心太多,她更多的事情,还是在考察上海的市场。
考察了几个文具厂后,苏采青试着去谈了谈,终于谈下了一个愿意按照她的要求,去生产本子和铅笔的厂商。
跟以往没有品牌名字的文具不同,苏采青给自己要的货取了个名字,叫小白杨。小白杨的精神,是如今十分提倡的,这个名字十分响亮,也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的评论实在是太抽风了,想要看最新评论不容易……
第34章 文具厂的单
文具厂此时的利润, 还主要在钢笔上。
钢笔除了可以写字, 还有一些人, 特地买一支别在胸前的口袋里,充文化人。也有人买来做礼物赠送。总之它的意义, 不仅仅是一支笔而已。
除了钢笔以外的其他产品,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
以前文具厂和别的厂一样, 都是按照订单的任务来生产的, 各家的东西也没什么区别, 放在供销社、百货大楼之类的地方, 也都差不多。
这次, 苏采青下的订单特殊, 对生产线是有一些要求的, 许多厂子都不愿意接。
但是利润上比按部就班地生产要多,这个厂子之所以接了, 也是因为生产的东西不大能销得动了,厂里的工钱都快发不出去了。看着苏采青这个单的利润, 他们还是决定做了。
厂方找了个技术员和苏采青对接, 他们没有专门的销售员, 只有负责出库的仓库人员。
这厂子的职务设置如此不科学,也让苏采青有些无语。
“苏老板,你好你好,我是得了我们车间主任安排的任务,来和您处理订单的事情的。”
苏采青点头说:“看出来了,你好, 今后合作愉快。”
技术员见苏采青身上还挂着一个娃娃,有些好奇:“这是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