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过,直截了当的道。
她自认还算了解北疆的兵力与战力,她不认为皇上和燕如一的联手会落到这样的下风,同时,她不信任燕如一,她甚至怀疑燕如一会不会暗中动了什么手脚。
李大过这才道:“娘娘的分析,应该都是对的。”
凤惊华又“呵”了一声,咬着牙道:“立刻列出一份燕如一的心腹名单,以及他们现在何处,又在做些什么。”
假如皇上真的死在冰山群里,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巴信吗?不,是燕如一。
因为,皇上只有一个“儿子”,如果皇上死了,这个儿子一定会继承皇位,名正言顺,毫无疑问。
而皇上宁可御驾亲征、冒着性命之忧也不愿册封这个“儿子”为太子,足以证明这位“皇长子”并不得皇上的心意,受封太子的可能性可能非常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燕如一还想达成野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皇上驾崩。
燕如一也许不敢谋反和弑君,但若有机会送皇上去死,难他不会抓住。
李大过应了一声,迅速带着几个人下去忙碌,凤惊华却不再多什么,跟人要了方圆几百里的地图,一一研究起来。
尤其是冰山里外的地图,她看得异常细心,问了将士许多问题。
待她忙得暂告一段落后,已经是深夜了,外头又是风雪交加。
“吼吼——”的风声宛如成千上万的猛兽咆哮着奔过,震得坚固的门板都“啪啪”作响,营房似乎都在微微颤抖,如果是第一次抵达北疆的南方人听到这样的风声,只怕会心惊肉跳,门不敢出。
如此风雪,好处在于没有人可以在其中行动,就算巴信的人再如此威猛强壮,也无法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中去追人,寻人,杀人。
坏处在于,被围困在冰山群中的皇上就算没有被巴信的人发现和追杀,也会面临被极度恶劣的天气活活困死的危机。
事实上,从理智上来,没有人会看好皇上能撑到现在或获救为止,但在心理上,将士们必须相信皇上还活着,只有凤惊华始终坚信皇上还活着——没有什么理由和依据,只是坚定的相信着。
“娘娘,请您务必立刻歇息。”李大过再次劝她。
凤惊华确实很累了:“你盯着天气,一旦雪停,立刻派人去怒河南岸请燕如一回营,我要他随我去营救皇上。”
李大过心里就是一惊,不由盯着她,想什么又没有马上出口。
他认为皇后应该对燕如一多多少少有些提防,怎么皇后却要带着燕如一去救皇上?
皇后如此精明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他的疑惑中,凤惊华随后却又道:“还有,你挑一些机灵的亲信,暗中盯着燕如一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