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
“人心不同,佛独为正。刚才大师还说愿意做在下的引路之人,怎么现在就不愿意以自己的佛心来引到在下的佛心呢?”
听到萧玉的话,慧禅大师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着萧玉问道:“施主有归佛之心?”
萧玉摇摇头,淡笑道:“佛自在心中,何来归佛一说?”
在黄驼山的时候,老和尚在给萧玉讲解修liàn
之道的时候,也给萧玉讲了他自己对佛的理解。
按照老和尚的理解,人心虽不同,却都存一点善念,那点善念就是心中的佛,一心行善即为佛。
萧玉认可老和尚的话,因此,他心中的佛就是自己心中的善念。
慧禅大师沉默了一会,轻声道:“既然施主想听贫僧对《助念往生大藏经》的理解,那贫僧就给你讲一遍吧!”
在佛教的三千佛经之中,每一本佛经之中其实都包含一门佛门秘法,《助念往生大藏经》自然也不例外。
慧禅大师应该知dào
《助念往生大藏经》中的秘法,可是他却并没有给萧玉讲解的意思。
萧玉对佛经也有些见识,自然知dào
能看出慧禅大师并没有给他讲《助念往生大藏经》的真zhèng
奥义。
戌时初刻,听完慧禅大师讲经的萧玉就在旦明寺的客房住了下来。
在引领他来到客房的明尘离开之后,萧玉就开始细细的推敲《助念往生大藏经》中所含的玄奥。
萧玉推敲《助念往生大藏经》主要是为了寄托对老和尚的思念,能从《助念往生大藏经》中推敲出那门超度亡魂的秘法固然好,推敲不出来,他也不会太在意。
时间过了亥时之后,萧玉就将油灯吹灭,躺在了床上。
静下心之后,萧玉能感应到客房外有人在监视他。
暗叹了一口气,萧玉开始以《息神诀》休息。
寅时初刻,躺在床上的萧玉突然醒了过来。
感应了一下外面的情况,萧玉从床上下来,轻轻的推开后窗钻了出去。
六百多年前,这座旦明寺其实是一个小家族的庄园。
六百多年前的庄园虽然已经被改建成了一座寺庙,可是,庄园内的口水井却并没有被填上。
在旦明寺南角找到那口水井之后,萧玉就直接跳了下去。
水井中的水很深,不过萧玉并没有潜到水底。
往深处潜了一丈又三尺之后,萧玉在周围的石板上摸了起来。
不一会,萧玉的手指插进了石板上的五个小洞中。
石板中的小洞不少,可是只有萧玉摸到的那五个小洞刚好可以用一只手来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