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3 / 5)

果选的位置好,十几年后,那就十倍的升值呀。

反倒是老二,住房楼相对来说拆迁不会那么快,至少要等个一二十年吧。相对于近况来说,还是大杂院和在宅子回利快些。

李家老两口更不用说了,其实第二套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减轻了不少负担。

至少他们老李家,多了块儿宅子。三个儿子的房子一下子全有了着落。老两口以后会轻松不少。不管几个儿子谁住。他们老两口都是受益人。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其实沈蓉应该感激他哥哥嫂子,没把钱借给他们。

不是自己家,不操那份心。这事儿和他们两口子也没多大关系。

吃过饭,两人就带着小星星回了家。

韩亦到了军校不是直接就能上的,还要统一考试。成绩太差的,就算你是部队推荐来了。也上不了。

除了文化课,还要考军事方面的。

林宛本来还替他担心,见韩亦这几天一副轻松的样子。林宛也没那么担心了。

第四百五十八章 心思

这一年来,韩亦的文化课一直没拉下。军事方面的更不用说。

临走的前一天。一家三口去了趟婆婆家。胡丽娟马上就是大二的学生了,这个暑假除了帮着胡东在电影院摆摊,有空就去找余倩倩一块织毛衣。

这会儿子家里推了十几件呢。样子都很不错。

婆婆说,小姑子大前天走的,他们那边开学了。

说到上学,林宛和婆婆提了韩亦要去军校的事儿。

“上军校好,这两年出来,真么着也是大学文凭吧?”胡叔懂得的多,考虑的也长远

韩亦在一旁点点

“这事儿好,好好把握机会,有一次学习的机会,下一次的就不远了。看看我们单位,现在提上来的人都是大学生,要有文凭才行。哦…对了,小宛呀,你哥现在也在政府单位吧”

“是的,在市统计局,现在还是个小员工呢”

“嗯,前几天我在那边见到了。你哥哥表现不错,正好那边有我一个老同事在。多少能帮的上点儿忙”

“谢谢胡叔。”出门在外,朋友多了路好走。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都是一家人,应该的”

难得小亦过来,沈晴照常的做了一桌子的菜。

这两次来,韩亦脸色虽然没露出过笑,但总能和他们说上几句话,能和老胡喝上几杯。

这让他们一家很高兴。

剩下没两天的时间,韩亦就要去京都那边了,林宛纵使万般不舍,也没办法。人生还很长,他们只是暂时的分开罢了,嫁给韩亦这两年,他又不是没出去过。

哪次出任务,不是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