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2 / 6)

常常能见到的经典一幕:坐在小马扎上捧着搪瓷杯子木着小脸呆呆的直视前方的小时酒每天听着队里的女同志八卦家长里短、狗血私密,心里却被“卧槽”“666”“厉害了,村头癞子哥”等弹幕刷屏。

时酒自认大几年下来自己听的八卦绝对比队里所有小孩加起来知道的多!

坚信还可以再听几年八卦的时酒在六岁那年被她奶宋红芳同志亲打破了美梦,她要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去念书了!

这句话说的不是太准确,毕竟堂哥堂姐们已经念了不止一年的书,她却是个第一年入学的青涩小学鸡。

时酒心底的悲伤已然逆流成河。

她美好而惬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童年啊,已经伴随着宋红芳同志的入学通知烟消云散。

小学学费一学期五角钱,宋红芳同志主动给时酒交的,而宋红芳同志这番转变很大原因要归功于时队长晚饭后的背诗活动。

活动的内容不重要,有奖才是最重要的!

宋红芳同志坚信只要她的酒宝上了学,那以后的奖励都是属于酒宝的,到时候她就亲自给酒宝抠最大的冰糖块!

然而,被宋红芳同志寄予重望的时酒依旧打不起兴去争取她爷抠的小冰糖。

宋红芳同志只能暗地里偷偷抠更大的冰糖块弥补她最最宝贝的小孙女。

恶性循环,时酒越发觉得她爷抠的冰糖块寒酸又小气。

对背诗打不起半点兴。

于是,上了两个半月学校的时酒在老时家每周一次的背诗活动没有拿到一次彩头。

今天是周一,上学的日子。

阳光照在堂屋,盆里的玉米糊糊呈现出金色的光芒,宋红芳同志挨个儿分好饭后,老时家一家子人埋头吃饭。

吃完了大人得去地里耙地追肥,为几日后种玉米棒子做准备,小孩则是收拾书本铅去学校。

时酒磨磨蹭蹭的喝完小碗的玉米糊糊,一想到要在小破凳子上坐个四小时心情就很灰败,可惜她已经是个六岁的大宝宝了,洛静姝同志是不会同意自己搁家里呆着的。

一行萝卜头蹦蹦跳跳的准备去上学了。

二伯家的俩堂哥熟门熟路的分别拉住时酒的小肥,冲着堂屋喊,“奶,我们走了!”

“把妹妹给我牵好了,午放学老老实实再给我牵回来,要是让我瞅见你俩当哥哥的只顾着自己玩,看我怎么收拾你俩!”宋红芳同志追出堂屋,对着院子里兄妹仨一气叮嘱。

“放下吧!”兄弟俩挺了挺胸脯作保证状,拉着小妹妹就往门外蹿。

“哥,咱走快点呗,你瞅瞅二大爷家的小果子,跑咱们前头了都!”说话的这个是时红伟,今年十岁,双胞胎的弟弟,积极性特别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