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2 / 6)

是啥容易的工作?那背对黄土面朝大地,还是六七月份最最炎热最最熬人的季节,汗珠子滴滴拉拉的流遍全身,带个草帽也不顶用,还是晒得人头晕恶心满身疲惫。但前进大队最多的还属踏踏实实勤劳却也胆小的庄稼汉,毕竟时酒再聪明那在队里人看来都是个小胖丫头,长得是真可爱也真有福气,可这不代表队里人就能毫无疑虑的选择相信这啥新型复合肥。

说实话,还是有人觉得这复合肥纯属瞎扯,但一个大队的,时队长这从没拜托过大家啥事还天天给队里人办事,总不能这时候人需要他们了他们再给拖了后腿了,那成啥人了?算了算了,这再不好也不会差到哪去,顶多今年就把心思多往玉米小麦上放放,争取在这俩作物上来个大丰收。

嘴上不说,队里人却大多都是这个心思。

但等到七月份穗粒逐渐充盈饱满之际,一些常年伺候庄稼的老把式便抑制不住激动了,这、这今年的稻子它没秕粒啊!摸上一把放手里颠颠那是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丰收之感。

其实秕粒对于水稻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水稻亩产量可以增加百分之三十,但这些老把式也就能估摸下产量,新型复合肥最大的好处——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他们并没有看出来,它不仅提供了水稻成熟过程中需要的所有元素,而且在被施入土壤后,复合肥也会慢慢地、逐层地开始缓解土壤板结、营养缺失等一系列糟糕情况,可以说这是在创造产量的同时蕴养了最根本的土壤。

这次秋收,每个人都是斗志昂扬。

稻田里满满的欢声笑语将身体中的疲惫一扫而光。

收割之后时队长就领着一群壮劳力给大米称重,成功与否,到底还是要靠数据说话的。

“大队长,先称我们家的!”人群中,身着白色汗衫的一中年汉子自告奋勇的站到了前面,看样子是对自家地里的产量很是满意。

“凭啥?大队长,别听他胡咧咧,我家那亩地可是咱队里最靠着黄河堤那块,要称也该称我的!”

“大队长,我家那个肯定过了一千斤,先称我家的!”

“······”

向来和和睦睦的前进大队的朴质汉子险些因为这个谁先谁后斗成乌眼鸡。

“吵啥吵?”时队长旱烟杆子搁大铁秤上敲了敲,抬手安抚道:“就从老根家开始称,他家地最挨着黄河堤,咱一家一家来,都别吵了!”

众人齐心协力开始给老根家称粮食。

“加在一起有多少?”时队长瞥着队里会计,咬着烟嘴含糊道。

别看他面上一副淡定样儿,这会儿心里其实也很没底呢,到底这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不能说明白好坏。

队里会计没说话,颤着手又在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