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华夏一家> 第一零一章 摸索着回房

第一零一章 摸索着回房(2 / 3)

睡了恶霸地主的小老婆,帮恶人说话,替恶人撑腰。

凡此种种,问题不少啊。

赵晓兵汲取后世几大运动的教训,敏锐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坚决制止下边的乱来。

他要古月桥立即撰写文章,在关中小报上以警钟的笔名发表《区别对待,细致甄别,不做一刀切》的署名文章,给下面的兄弟伙敲警钟,纠正各地肆意妄为打浮财,防止搞斗争扩大化。

他走访了长安县,蓝田县,将收集到的材料归类,由古月桥整理后发表在《关中小报》上,指导各地整改。

长安再发文要求各个州县务必做好调查,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使这场运动逐渐降温,平稳有序进行。

赵晓兵将身边的事务安排妥当后下又去走了一圈,他出渭南,去咸阳,往北走了一圈。

把杨展狠狠的训了一顿,这个兄弟很不注意部队的思想建设,就是他的队伍里派出的工作组组长,跑去睡了地主老财的小老婆。

赵晓兵和自己的兄弟喝了半宿的酒,两兄弟从罗城摆起走,一直说到今天进入关中。

大家都晓得岷江军这样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

他给杨展说一支队伍没有铁的纪律是不能长久,部队不能仅仅能打仗,今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叫杨展带头做守纪律的榜样,像他这样也下去走走看看。

十五过后,赵晓兵从宝鸡回到长安,心情很不错。

总体来看,情况好多了,干部做事更趋理性,翻身老百姓个个喜气洋洋,走在路上昂首挺胸,看着都特有精神。

青青和他弟弟继续在宝鸡治疗,他舅子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这都得力于罗城土制酒精的消毒作用,金珊珊的医术和她姐姐的精心照顾。

长安的各项工作有古月桥这个勤快人操办,干得井井有条,效果明显。

而东部持续战乱,从函谷关不断涌来的难民为关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他没有让这支队伍停留,直接组队去汉中,那里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军队也需要战士,都在他们中间产生。

赵晓兵叫全部登记进行甄别,防止北蛮奸细混进来。

他专门在潼关设置其临时的流民管理局,全程建立档案,严格编队送去汉中。

陆续进来了将近五万万难民,如果不严加管理,恐后患无穷。

这是得力于关中粮仓,几乎算是和平到手,要是打得稀烂,别说安置难民了,恐怕士兵吃饭都成问题。

晚上,他叫朝清安排,弄两个菜喝一杯。

也不晓得咋了,今天朝清不住举杯敬他的酒,他要醉了,朝清说他不能醉,二哥可以随便喝。

赵晓兵知道这些出生入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