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华夏一家> 第四六八章 饿死在里面

第四六八章 饿死在里面(2 / 3)

直到山东警备总队赶到,将吴金财逐出城去。

此人在城里招兵买马不成,带着残匪东躲西藏,乡下农民也不给他栖身之地。

那些翻身农民分得到了田地,心里想着的是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土地,自然就不会受他的蛊惑,也就没有人跟着他跑。

他们每到一处都有百姓报告,为追剿部队提供线索,警备队一路穷追不舍,最终将其击毙。

此人还被吴家剔除出家谱,逐出祠堂,落下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叛逆之名。

从这些案例分析来看,巡查局官吏和老捕快犯案居多,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北方刚解放出来的路,州问题很严重。

这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宋慈建议对巡查展开为期半年,分期分批的轮训,采取忆苦思甜,互相检举揭发,帮助巡查深挖个人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赵晓兵点头微笑,像其他人一样颔首致意。

安宁要法务部组织好巡查的自我整顿,叫军事部的警备队和军情司继续支持配合维持治安。

接着王翎报告拆迁建设南北大街和内城广场。

第一个支持的就是汪玉娇,她说内城前低矮老旧的房屋太难看,与泱泱华夏大国地位一点也不相符,要全拆了。

一提到泱泱华夏,大家就热烈讨论起来。

都是一溜顺的赞成。

但赵晓兵建议也不能搞的太大了,首先应该是拿出规划来,该怎么建,何时建?

这次是考虑到安居房价都起来了,需要抓紧完成拆迁,若是搞晚了,拆迁成本高,安置困难,朝廷开销大了才做的应急举措。

他建议修造部寻找国内顶尖工匠,结合实际规划成都的城市建设,在保留重要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大胆设计,细致规划成都的新街修造。

赵晓兵的这些话多少带着后世的概念,诸公听着频频颔首,点头。

安宁说按赵主任的建议大善,就依着办了,拆迁百姓的房屋最好改一下,以铺面换铺面,以住房换住房,适当补以差价,经济条件差的可以用取得的铺面做抵押,申请银行贷款来处理百姓的拆迁事宜。

她让修造部和社会部商议个章程出来再议。

赵晓兵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女人,他觉得才一年不见,安宁断事的能力大涨哦,很好的嘛。

接着吴谦报告关于开展人口普查的事宜,肯定是王翎和他谈过了,说得很具体,包括表格都设计好了。

赵晓兵也是颔首、点头。

安宁认为的确该做,这么多年了全国人口究竟有多少,是个糊涂账,这次就好好地清理一下,还要巡查局和军情司配合,或许能抓住暗藏的细作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