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把大房分了出去,而这打禾机又是人董掌柜借给大房的,跟他苏老三没有关系。
按道理他大哥已经跟大海打好招呼了自然就不需要再过问他的意思,是他自作多情了。
打禾机一被抬到苏义山家的田里去就立刻引起了轰动,引来了整个大包梁村人的围观。
大家纷纷感叹询问,场面好不热闹。
苏青宁听说后,除了高兴以外并没有别的情绪,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庄户人家种庄稼,田地的出息就是他们的所有,而每一次农具的改革最能引得他们高兴。
况且打禾机的实效是真正看得见的,能够让大家打稻谷的过程缩短至少三倍,省出来的时间又可以赶做别的活计,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大变革。
所以他们的震撼和激动苏青宁不用看也能想象得到。
可惜的是陶家那边的打禾机还没有大批量的生产出来,如今只有这一台打禾机,能够帮到村民的实在有限。
以至眼下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它的效果,却无法用上,不过村里的人智慧却也是不能小瞧的。
苏义山当天上午把打禾机借走,下午苏大海回家就告诉了苏青宁一件事。
“咱家的打禾机租出去了,喏,这是轮流租用的名单。”虽然苏青宁暗示过他不要在大家面前承认打禾机是他们家的。
但是苏大海却是知道的,毕竟苏青宁去制作打禾机的一两银钱还是他给的。
苏青宁好奇:“怎么租的,租金多少?”
“每家每户用一天三十文,若是要用两天便要五十文。”
当然规则虽然是这么定的,但是苏大海却知道大家都不可能用两天,不是怕花多余的二十文,而是其他排在后面的人根本不会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们早就在私底下约定好了,轮到谁家里用打禾机,那么下几家的人便去主动帮着他打,必须要保证将他们家的稻谷在一天之内打完,以免影响后面几家使用。
苏青宁眨眨眼睛不由佩服起苏大海来,看不出来她爹憨是憨了些,可也有做生意的头脑,她原本还在心里暗暗替她老爹担忧到时候大家一拥而上来借,她爹不好抉择。
没想到苏大海却轻松地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而且还说服大家用了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先后顺序。
如此一来公平公正,谁也说不得二话。
“爹,你真厉害。”苏青宁从不吝啬对苏大海的夸赞。
她一向相信聪明人是夸出来的,尤其是苏大海这类经常性被压制被打击的人,更需要鼓励性的表扬。
苏大海被自己的宝贝闺女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摸摸后脑勺笑着:
“我没青儿聪明,只想到了收租金,抽签决定先后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