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好过的。
家里所有的长辈都重男轻女,从坐着爷奶开始,到他们的爹娘,眼里无一不是只有男孙,而从没有她们这些孙女。
就连他们的爹娘也不外如是,可只有大伯和大伯娘把青宁妹妹当眼珠子一样疼。
这或许就是命!
与此同时,苏青宁一家人正在盘算着要给新宅子添置家具和入伙暖房请客的事宜。
宽敞气派的新宅子里苏青宁一家人用砌院子剩下来的石头当凳子围成一圈在廊下坐着商量搬新家请客事宜。
苏大海说如今宅子已经落成,这就算是了了他的一桩大心事,只是里面还空落落的,需要置办些家具和灶房的家伙什儿。
苏青宁双眼亮闪闪地看着光洁透亮的新宅子,虽然它不如老宅占地面积大,也不如它那里的房间多,但是胜在苏大海听从了她的话,在房间下修了一排廊檐,直连堂屋、厢房和灶房,不必像村里其他房子那样一到下雨天去趟自家灶房都要打湿衣服鞋袜,十分不便。
平日里不下雨的时候廊檐下面还可以晾晒东西,像现在苏青宁那些洗好的葡萄就全部拿油纸包了铺在了廊檐上,夜里不必收也不怕突然变天,风吹雨打。
这也是让于氏最为满意的一点,当然让苏青宁满意的还有在她的强烈要求下苏大海挨着灶房一角给她修了个卫生间带浴室。
沐浴泡泡浴什么的就不必想了,就一个用火砖垒成,铺了青石板可以排水的空房间,隔层里面是茅坑,与之相连的化粪池修在院子后面。
这也算是她闹的厕所革命成功的第一步。
因为都嫌茅房脏污,自家院子狭小,村里的人基本都把茅厕修到了田间的田埂上。
每次上个大号都出院子到很远的田间地头上茅房,白天倒也罢了,夜晚黑灯瞎火的提个马灯都要吓死人。
所以苏青宁现在是怎么看他们家新宅子怎么觉得满意,她搓着手兴奋地道:
“那赶明儿等我把这些葡萄都酿上以后咱们就一起上县城去挑些家具来,然后赶着八月间就搬进来,就像爹说的,就在这新宅子里过中秋。”
苏青宁的建议得到了苏大海和于氏的一致认同。
至于沈昀,苏家的事情他没插嘴的权利,也不习惯发表意见,可以忽略不计。
上千斤的葡萄洗起来是有此麻烦,不过酿制的时候倒不算麻烦,尤其这次有苏大海和于氏这两个手脚超级利索的人在,不过一天功夫,就把所有葡萄与冰糖按照一定的比例放进了大坛子里。
家里空屋子多,苏青宁选了间向阳的房间放了这十二个大坛子。
第二天天色放晴,苏大海禀了一句苏老三便带着一家人去县城。
因为要给醉风楼送鱼送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