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定下于明明带着做熟了的伙计李树梢去状元街的两进院落看铺子,而于家安则带上了李树叶去了泗水街的铺子。
前期规模小,苏青宁只让他们小打小闹,慢慢熟悉铺面,以及做掌柜的一系列流程。
时不时地还叮嘱李耶去两家铺子里巡视一番,见机给他们做现场培训。
于是县城里很快就出现了三家苏记杂货铺。
不过在苏青宁去问沈昀要题字的时候他却嫌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建议她改改。
“为什么要改?”苏青宁不解,她觉得好记又方便。
“在君山县城里小打小闹倒还好,难道你不想把铺子开到州府,开到京城去?”沈昀反问。
这个问题还真把苏青宁问到了。
说不想吧,未免显得她太假,可要说想吧,她觉得自己的野心会不会太大了,想当初她可只是抱着能赚小钱花花当个不愁吃穿的米虫就行。
可做生意这事,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尤其在她脑子里还有着那么多现代的赚钱的法子和门道,不用白不用,不用可惜了了。
“开到州府倒是想过,京城就算了。”苏青宁表示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京城之地居大不易,更别说开铺子了,寸土寸金的地界就她这么点身家哪里消耗得起。
沈昀突然毒舌:“你就这么点出息?”
不等苏青宁反驳他便道:“京城之地汇聚了全大梁的大官高官有钱人,你的东西多有特色,还怕销不出去?至于别的事情你无需操心,自会有人把你处理。
不过你现在也急不得,等个两年也无所谓。”
他要回京城,至少得两年时间。
苏青宁耸耸肩,沈昀这么一说,她也就姑且这么一听吧,反正不敢往心里去,京城毕竟还是离她太远。
不过沈昀所说的改铺子名字的事情倒是值得考虑。
“要不你给取一个呗!”苏青宁要求沈昀。
沈昀没说话,直接提笔泼墨写下三字。
苏青宁凑上去念道:“聚星斋,为何是聚星斋?”
“聚是聚合,《易·乾卦》君子学以聚之。《礼·檀弓》聚国族於斯。《前汉·高帝纪》五星聚于东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顺人心,安情性而发於众心之所聚。聚谓所同归凑也……”
沈昀一番引经据典听得苏青宁头大,她抿唇道:“说人话。”
沈昀慢条斯理地看她一眼,凉凉地道:“聚乃万物,星乃空灵之物,聚星当是大吉。”自己没文化还嫌他不会说人话。
“好喻意,那就这个了!”苏青宁当即取了字拿去交给李耿让他找人刻两副匾额出来。
“小姐,状元街那边还有一座院